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17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39篇
各国政治   204篇
工人农民   854篇
世界政治   12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0篇
法律   5025篇
中国共产党   24868篇
中国政治   22359篇
政治理论   6909篇
综合类   894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778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1278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81篇
  2015年   1189篇
  2014年   4168篇
  2013年   4875篇
  2012年   6126篇
  2011年   5440篇
  2010年   4423篇
  2009年   5647篇
  2008年   7717篇
  2007年   6930篇
  2006年   7296篇
  2005年   2452篇
  2004年   1582篇
  2003年   1720篇
  2002年   1919篇
  2001年   1740篇
  2000年   1118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提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  相似文献   
232.
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背后是一种全新的革新机制。这种机制在中国过去任何的制度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建立这种机制的压力和经验几乎全都来自外部世界。为了适应这种全球化所导致的由内生型改革走向外生型改革的挑战,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层面都进行了创新,但从进展看仍然面临从外部到内部的不平衡问题。为了迎接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多样化的深刻挑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真正着眼于长远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33.
《就业与保障》2005,(4):4-5
年初,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的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提到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时,要求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3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农民工”涌入大中城市,我国正经历看农村劳动力的大转移。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化,他们所拥有的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文化知识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已提上日程。针对广大“农民工”的现状,办好职业教育,必须紧紧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动摇,出得去,才能进得来。只有解决好了就业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和有效的转移。从这一理念出发,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办学思想上和办学模式上应有如下转变。…  相似文献   
235.
《求知》2005,(3):19-2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我们党基于对自己执政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国际经验进行深刻反思,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相似文献   
236.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胡锦涛总书记于近期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37.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关键在于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 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应坚持市场取向,优化资源配置,促 进多元经营,打造优势品牌。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不 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通过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十六届五中  相似文献   
238.
王雄平 《政策》2002,(12):42-4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 今年,我省31162个行政村陆续进行了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了村民满意的村委会领导班子。本文反映的武汉市村民换届选举的情况,是全省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39.
钱运录 《半月谈》2005,(5):58-60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视察贵州时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勇于探索、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240.
朱晓鹏 《探索》2005,39(2):62-65
当代社会主义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走向中应该而且可以探索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在回顾总结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并对其认识和研究的方法进行认真的革新,特别是要通过“回到马克思、”回到现实的语境、回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视域,努力重建马克思主义的以合作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体系,为现实社会主义的推进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