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05篇
中国政治   117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4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生活准则。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呼唤着建设社会公德的良性运行机制,社会公德建设良性运行机制离不开公民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等的培养。  相似文献   
92.
巾帼风采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了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年"实践活动深入开展,2008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宁夏推荐的丁晓莲和朴凤歌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百名优秀母亲"。宁夏区妇联表彰了100名自治区"三八"红旗手和30个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用典型引路,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感染、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人人参与、道德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93.
科学的公德教育,建立在对道德规范的良好认知基础上,它离不开浓厚的道德情感支撑,有赖于良好道德习惯养成和自觉约束基础。在公德教育现实实践过程之中,要在遵循公德教育一般规律基础上,明确合理而科学的教育指导理论,探讨出现实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抓好影响教育实效的几个关键性群体,  相似文献   
94.
提高职工的社会公德 ,是创建文明行业的基础 ;提高职工的职业道德 ,是创建文明行业的重点 ;培养职工的家庭美德 ,是创建文明行业的内容。  相似文献   
95.
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公共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高低和社会风气是否优良的重要杠杆.从公民意识到公共精神再到公共行为文明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本视角,也是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基本视角.增强公民意识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培育公共精神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关键和核心;养成公共行为习惯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建设现代公共文明的目标和愿景.  相似文献   
96.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52-55
一、“四德”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以“爱”为核心,实施爱德工程,突出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主题,推进社会公德建设。抓住“爱”这一核心,不断丰富爱他人、爱环境、爱家乡、爱祖国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引导干部群众互助友爱、和谐相处、遵纪守法、保护环境、奉献社会。对领导干部,以“科学决策、关爱群众、为人师表、和谐发展”为重点,按照“创新、跨越、争先”的工作要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谋大局、  相似文献   
97.
也许,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初衷确是为了鼓励与人为善;也许,“扶老人险”对解决善行者的后顾之忧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看,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依靠商业保险来助推. 用商业保险来解决社会公德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短期看似可行,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存在极大危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极端主义和利益保障的拜金主义思想,根本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心存善念的人们会因此而畏首畏尾,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98.
陈红宇 《传承》2012,(19):70-71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全面而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  相似文献   
99.
《精神文明导刊》2012,(9):15-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对每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经济道德、社会公德。“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如果不能在公民中普遍地培育起诚信意识,人与人就难以融洽相处,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100.
去年12月,我利用休假机会去美国探望了在那里读书的女儿。在亚利桑那州一个多月的生活,感受了美国人遵守社会公德的一面,颇受触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