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55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4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与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时期相比,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类在关于自身前途命运及生存方式上,有了更多的共识,尽管这种共识出于不同的目的、源于本质迥异的价值观。至少这个地球上的大多数人(或集团)都认为,要使自身得以生存并有所发展,不能旁若无人,自行其事,而必须审时度势,环顾左右,或联合.或重组,维持经济——政治力量上的某种均衡,或均势,以扼制或防止更大、更激烈的冲突.才有可能实现更大的图谋。  相似文献   
34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意见》精神,对于推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4月20日,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专家座谈会,来自省委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及本院近30名专家学者围绕领会把握《意见》精神实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广东的主题,各抒己见。《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对座谈会作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本期发表的一组短文,从不同层面和视角,反映了学院领导和教学科研人员学习领会《意见》精神实质的初步成果,这对深化《意见》的认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3.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政治体系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国际资本主义国家体系制度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风暴中受到了挑战和质疑,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在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体现了其社会制度本身的优越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此次经济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切实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政府救市方案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赏。  相似文献   
344.
G20崛起是当前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2009年10月29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特邀中央部委和解放军的相关研究单位以及北京、上海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行了题为"G20崛起与国际大变局"的专题研讨会,会议议题包括:G20崛起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它与金融危机、世界力量结构的变化、全球化有何关系?G20崛起的影响和意义何在?它是否意味着国际体制转型的开始?是否意味着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全球治理趋势的加强?G20在危机过后是回归平庸还是取代G8而成为世界经济协调与合作的首要机制?如果G20真正机制化,它与G8、联合国等组织的关系如何处理?G20崛起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应怎样看待和利用G20,等等。与会者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交锋,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深度、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的见解。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45.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公正问题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把社会公正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当前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深刻认识社会公正对解决这场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以消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为目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对社会公正问题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从价值哲学视角对社会公正予以新的阐释,以期在理论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46.
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大陆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在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和干扰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方针,努力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但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长期对两岸经贸采取限制性政策,两岸经贸呈现出单向、民间、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获得执政权,开放和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成为民意主流和执政者的政策导向。在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47.
关注信用:让我们共珍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 《精神文明导刊》2001,(9):39-40,43
很少购物的朋友老木讲述了一件令他感慨万分的事:那天他到超市去买香烟,营业员对他付给的百元大钞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而不止一次受过假烟之害的老木也条件反射似地对着手中的香烟揣摩了又揣摩。他说他明白,当时双方心里的潜台词都是:这是真的吗?其实,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生活里并不少见,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相似文献   
348.
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意识形态之争这场现代社会无硝烟的战争同样能够改变社会制度的颜色,影响历史的进程。如何挖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魅力进而增强其吸引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49.
仇富现象是当今社会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高涨之时,对于仇富现象的探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热点话题。本文将根据社会各界对仇富这一现象的理解,简要探讨何为仇富现象,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即从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互动关系出发,对仇富现象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进行全面而深层次地分析。最后,本文创新地看待仇富这一社会现象,并探讨仇富现象将会对今后的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0.
梁小燕 《学习月刊》2014,(14):16-17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而情爱是婚姻的本质和前提。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由此.情爱和婚姻关系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文中将简称为《起源》)一书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情爱与婚姻关系之间的内在矛盾出发.阐释了情爱与婚姻统一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的途径。这一理论为考察当代人的情爱和婚姻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