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46篇
工人农民   215篇
世界政治   4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3882篇
中国共产党   5383篇
中国政治   8017篇
政治理论   1608篇
综合类   379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58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588篇
  2014年   1836篇
  2013年   2265篇
  2012年   2466篇
  2011年   2073篇
  2010年   1862篇
  2009年   1728篇
  2008年   1715篇
  2007年   1424篇
  2006年   1235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925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1.
42.
社区警务和传统警务相比主要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动出击、预防为主,二是警察担纲、群策群力,三是强调服务、角色清晰,四是主观能动、鼓励创新,五是客观务实、灵活适用。这几个特点既是社区警务区别于传统警务的地方,更是社区警务优于传统警务的地方,所以称为亮点。  相似文献   
43.
罗朝峰 《创造》2003,(12):20-21
现代都市建筑林立,人员密集场所众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大,火灾隐患较多,如何才能有效减少一般火灾,控制重大火灾,杜绝特大火灾的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全的消防环境,这是作为城市政府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探求问题的答案,五华区人民政府在大力开展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围绕社区的环境、卫生、体育、文化、治安建设,构建起了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社区平台。同样,消防工作也必须依托社区这个平台,建立起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社区消防工作体系,夯实中心城区的消防工作基础。一、专群结合、全民参与《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44.
《中国司法》2006,(6):110-110
75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问:贵刊2006年第4期的“司法行政信箱”解答了假释问题。现在社区矫正对象中还包括缓刑这一类犯罪人员。请问,什么是缓刑,缓刑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此外,缓刑与假释有什么不同?(上海梁万红)答:缓刑是指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鉴于其具备了法定条件,从而  相似文献   
45.
安全小区建设与社区警务建设是分属于违法犯罪预防这一系统工程下两个不同层面的子系统 ,两者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安全小区建设在社区警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进一步深化创建安全小区活动 ,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46.
行刑社会化视野下的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西方国家普遍盛行的、并被联合国预防与控制犯罪组织予以肯定与倡导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矫正罪犯的体制与方法,它既是西方教育刑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刑罚经济原则和经济刑罚原则的具体贯彻,更是刑罚社会化、个别化、人道化要求的具体落实。根据  相似文献   
47.
赵映东 《民主》2005,(1):20-21
一2004年11月的春城,天空湛蓝,阳光灿烂,云南省首届社区文艺展演在主会场云南艺术剧院拉开了帏幕,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首届社区文艺展演活动委员会顾问晏友琼宣布展演开始。几天里,一大批经过基层会演,片区调演.省专家评审推荐出来的优秀节目登台亮相,音乐、舞蹈、歌曲、戏剧、曲艺、小品等艺术之花竟相绽放。同时,各地州市作为分会场,同步开展了本地区社区文艺节目的丰富多彩的展演。  相似文献   
48.
49.
《求知》2005,(8):21-22
近十多年来,我市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先后来我市视察社区建设之后,大大激发了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的积极性。目前,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管理城市,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服务的社区化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运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中国社区公共服务经过了从“单位———街居”模式、“政府———社区”模式到对“市民社会———社区”整合性模式的推进历程,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新的载体。而要达到市民社会与社区互动的理想目标,仍有艰难的路程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