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谢涛 《民主》2007,(10):10-10
为防止物权法实施后我国城市拆迁出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4日开始审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授权国务院就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与拆迁补偿先制定行政法规(新华网,8月25日)。  相似文献   
22.
薛子进 《法人》2008,(12):72-74
自己合法拥有国有土地使用权的66.7亩农业用地被当地政府强行违法拍卖进行商业开发,最终以每亩232万元的高价拍出,政府获得巨额利益。可是,补偿给原土地合法使用者的价格却仅仅是每亩4万多元。为此,一位普通女市民开始了艰难的抗争  相似文献   
23.
在传统法律概念里“,私产保护”属于民商法范畴。然而,在人权视野里,将私有财产权保护上升到宪法高度并固定为一项“基本权利”,首先体现的是该规定本身的公法价值。尽管2004年3月“私产保护”即纳入宪法权利范畴,然而一年多来的现实表明:人们对“私产保护”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私产保护”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基于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当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认识“私产保护”,同时要从公法、私法领域完善“私产保护”的部门立法,实践中还要健全司法救济制度,以使“私产保护”制度真正发挥法律实效。一、私有财产权:人权的重要内容在人权视…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以重庆"最牛钉子户"拆迁案为背景,从近年来不断发生被拆迁户高举宪法捍卫私产这一现象入手,分析近代宪法保护私产的理论基础,探索私有财产从自然权利到宪法权利、从绝对权利到相对权利的发展轨迹,并针对该案涉及的私产保护与强制拆迁等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探讨了私产克减的正当理由、拆迁过程的违法侵权、私产维护的成本考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5.
2004宪法修正案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增加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将"人权"和"私产保护"写入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更加详实,体系更加完整。但是如何保护宪法相对稳定、司法如何真正独立、怎样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张一鸣 《人民论坛》2014,(1):132-134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分类调整可以厘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传统民法所有权之间的关系.以权利客体的分类为标准建立权利体系,建立面向公共利益的自然资源国家公产制度和公私兼顾的自然资源国家私产制度,既能保持民法固有的逻辑体系,又使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7.
《辽宁人大》2007,(5):9-9
最近通过的物权法,宣布依据宪法和法律对公产和私产给予平等保护。这是不是与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相矛盾?还有人说物权法对公产和私产的平等保护,会不会造成或者纵容国有资产的流失?请帮助解答。  相似文献   
28.
山西吕梁市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劝富济贫”,倡导县里的煤矿实施“一矿一事一业”,一般煤炭每吨捐献30元,利润稍低的电煤每吨捐资15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一事),或创办一个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非煤产业(一业)。  相似文献   
29.
作为行政上物的手段,公产制度展现了其特有的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公共精神.公法与私法的二元划分是公产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各国(地区)公产制度的考察和梳理,再通过对相关名词和概念的辨析及对公产构成要素的分析,公产的概念就逐渐明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30.
论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与制度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国家都存在着数量不等、规模各异、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产,即国有资产。但是,国有资产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发挥的功用并不完全相同。法律上之所以将国有资产划分为公产与私产,是因为两类国有资产在取得、占有、使用、处分、管理、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制度安排。我国是国有资产庞大的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进行划分,并对不同性质的国有资产进行相应的立法与制度设定是完善我国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