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52篇
世界政治   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611篇
中国共产党   1435篇
中国政治   1762篇
政治理论   313篇
综合类   5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24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旅客乘坐时速达200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列车往返于大江南北的同时,也体验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和快捷。大家知道,这次列车提速之所以实现质的飞跃,主要是因为运用了“动车组”技术。所谓动车组,就是将过去一辆动力车带一列拖车,改变为在一列火车中每隔几节车厢就加一节带动力装置的车厢,然后编成一组,由于多股动力组合成合力,使得列车以风一样的速度飞奔起来。  相似文献   
52.
马林 《北京党史》2006,(1):57-60
建国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北洋政府以及抗日战争前的国民党政府时期.设在北京的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仅20多个科研单位,共有科研人员300余人,科研条件很差。抗日战争时期.北京科学技术受到严重摧残,学术与研究机构解体,科研工作被迫中断,北大、清华等高校外迁西南、西北。大批学者流离到国外或大后方。抗日战争胜利后,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从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哲学思潮-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对科学技术的负载价值及消极根源进行了逻辑分析。要实现人类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构建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良性互动体系。同时,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科学技术采取扬弃态度,确立环境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型,提倡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54.
55.
“朱生豪”这个名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许不太熟悉。然而,当你捧读英国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的中译《莎士比亚全集》(下简称“莎集”)时,你就会发现这部200万字的宏篇巨的中译,就是朱生豪。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化史、翻译史上树起了“创世纪”的碑,被誉为“译界楷模”。  相似文献   
56.
《浙江人事》2006,(5):30-30
孔宪正,1938年出生,籍贯浙江慈溪。1965年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数字通信专业研究生毕业,1987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5年—1989年任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顾问,曾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第36研究所总工程师兼副所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1987年当选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通信学会首批会士。现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顾问,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通信学报编委。  相似文献   
57.
刘亚丽 《湖湘论坛》2003,16(6):38-39
江泽民根据新时代特征及我国国情 ,提出了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及我国国情的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全球范围的新科技革命。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 ,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科学等…  相似文献   
58.
闫红 《求贤》2006,(11):31-32
面对新时期统计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根据统计队伍的现状和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政府统计部门要从成就事业的高度出发。利用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推动统计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9.
《社会主义论坛》2006,(6):I0004-I0004
素有“边陲重镇”和“南疆宝地”之美誉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大西南与越南及东南亚地区连接的大通道。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资源。如今的麻栗坡,工业崛起,交通便利,口岸繁荣、社会稳定、20多万各族群众的总体生活水平正向小康全面迈进。  相似文献   
60.
徐娜 《中国减灾》2005,(7):30-33
近几十年来,重大水灾多次肆虐中国大地,不是此江便是彼河,不是南涝便是北涝,甚至南北同发大水,举国共忧汛情。在我们这个几千年来不断治水的国度里,今天的洪水猛兽依旧来势汹汹,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基于强大的社会动员机制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防御洪水的理念和手段也更为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