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55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申洁 《前线》2016,(9):53-54
正炎炎夏日,一条丝网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95年前,正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船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便从南湖扬帆起航,红船由此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不忘初心,集聚南湖之畔嘉兴是党的诞生地,也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的袭扰而被迫中断,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举行。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73.
郑磊 《党史博采》2009,(7):51-51
<正>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举行,会址设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汉俊及其哥哥李书城的寓所。出席者包括上海的李汉俊、李达;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  相似文献   
74.
高峻 《政协天地》2011,(2):69-70
1927年初,由中国共产党率先发起,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积极参与,采用工人运动和外交斗争相配合的方式,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收回汉口英租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显示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强大威力。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团结了全国的革命力量,掀起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给支持北洋政府的外国势力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75.
杨骅 《台声》2005,(3):74-77,73
我的母亲张淑贞于1926年5月10日(农历3月29日)出 生在台湾省高雄县。 当时的台湾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母亲的上一辈人由于 不满日帝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遭到通缉,不得不经日本转辗到福建厦门。不久,母亲也随 其祖母来到厦门,1938年初,在厦门沦陷前夕,他们全家又逃难到上海法租界,住在做眼 科医生的伯父家里。  相似文献   
76.
77.
林海 《法律与生活》2014,(17):54-55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主要起草者,《中国的政府和政治》《比较宪法》的作者,钱端升将永远留在中国宪法史册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是目前法学研究成果的最高级别奖项。  相似文献   
78.
郑萍 《检察风云》2014,(1):84-85
2013年是上海开埠170周年,在上海市政协主办、市政协文史委、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协办的《开放中前行——上海开埠170周年历程》展中,有一件长达4.5米的画卷,特别引人注目,这就是根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点石斋画报》原稿复制的100多年前,上海租界华洋各界庆祝开埠50周年所举行庆典活动的场景图。  相似文献   
79.
1917年,北洋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有利外交形势,收回了德国在中国的租界。在具体接收过程中,北洋政府暨地方当局遵循国际法惯例,做了比较周密的部署,基本实现了平稳接收。此后又比较顺利完成了从租界到特区的改制,使原租界地区没有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和社会动荡。租界改制为特区后,中方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管治,北洋政府对外的妥协和软弱是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这也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0.
《学理论》2016,(2)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野外考察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设计应因地制宜,在有一定历史的城市中开展考察,这样能简便易行、收获丰富。在汉口旧租界的历史地理学考察,可以实地了解汉口城区变迁的过程,交通机构与城市区域形成的关系。考察后学生对历史地理学知识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认识,累积出汉口区域变迁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