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0):47-47
如果要我列出历史上三位最勤政的君主,我会说是开创帝制的秦始皇、明朝的朱元璋与清朝的雍正。《汉书》记载了秦始皇的勤政程度:“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悬石之一。”秦朝时纸张尚未发明,文书通常写于竹简上,秦始皇日夜操劳,每天批阅的竹简达到一石。一石,相当今天一百二十斤。有人统计过,一石的竹简大约有三十万字。这个批阅量是非常凉人的。朱元璋的勤政堪与秦始皇媲美,他自述:“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励自勉。未旦(天未亮)即临朝,脯时(下午五点)而后还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即为忧惕,或量度民事有当速行者,即次第笔记,待旦发遣。”白天忙得焦头烂额.夜晚还耍仰望星空。  相似文献   
62.
民心向背与秦亡汉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荡六国之后,秦始皇自以为古今天下第一,自以为强力刑罚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逆民心所向而动;反秦的刘邦则是一位宽厚长者,出身于平民的他更能体会百姓的意愿有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验之于无数朝代的兴亡、多少政权的盛衰,这确实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那么,何谓民心呢?简而言之,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百姓的情感倾向,是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民心属于群体心理的范畴,具有广  相似文献   
63.
世声     
《党课》2014,(5):128-128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开始是代表了历史发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传至二世就灭亡了。杜牧在《阿房官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似文献   
64.
《大秦帝国》是展现中华原生文明的第一部"以法治国"的悲壮史诗。作品以强大的历史气场、丰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商鞅、李斯、秦始皇等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绘,弘扬了中华文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大悲剧,但孙皓晖对秦帝国反人道、反文明的暴力专制问题,没有给予深刻的历史批判,这是《大秦帝国》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65.
塔娜 《侨园》2014,(1):52-52
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全国后,位高权重的他最盼望的就是长生长寿,后来听人说东海上有蓬莱仙岛,那里有服后可以长生的灵芝草,秦始皇就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和三千工匠,东渡大海去寻找,但秦始皇至死也没盼来徐福的消息。  相似文献   
66.
《法制博览》2011,(13):31-31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所做的注解中说:“后,君也。”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都被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制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到了汉代才开始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日皇太子。”  相似文献   
67.
<正>传统法律的儒家化,发端于西汉,经历数百年,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制定的唐律,据称"一本于礼",显然是儒家化的最终成果。不过,有些学者论及西汉以后的法制,称之为"外儒内法"或"形儒实法",对于法律儒家化而言,这显然又是一个悖论,既然法家之实得以保留,那么所谓的法律儒家化也只能说是徒有虚名而已。这种悖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法律儒家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68.
《观察与思考》2007,(19):72-72
<正>曾经是秦始皇苦苦寻找的"长生不老药",徐福寻宝药东渡到了日本:曾经作为"国礼"由邓小平带回了中国!她谱写了一段传颂中日友好的佳话,1979年2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样一条题为《日本朋友请邓副总理把"长生不老药"苗带回中国》的新闻: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归来路过日本,日本歌山县新宫市市长漱古洁将三盆从天台移  相似文献   
69.
作为一个边陲之国,秦不但结束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干戈扰攘、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而且创帝制之滥觞,“其历史功绩之大,所有王朝无有出其右者”。然而,其享祚甚短,真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竟是什么造成秦朝“其亡也忽焉”的命运?——恐惧。一是秦始皇出于对“亡秦者胡也”的恐惧极力戍边和出于对六国旧贵族的恐惧而焚书坑儒;二是当朝权臣出于恐惧而只能偷合苟容而导致“秦皇帝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三是违背伦理纲常的严刑峻法使普通民众难以适应而时时刻刻都处在胆战心惊之中。因此,由于社会变革力度远远超越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导致恐惧而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才是压倒大秦王朝的最后一个稻草。  相似文献   
70.
中国性格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诗书礼易、唐诗宋词、高宗孝武、仓颉玄奘、解县关云长、常山赵子龙。不过,中国也是夏桀殷纣、赵高秦桧、酷吏来俊臣、阉竖魏忠贤;口蜜腹剑李林甫、焚书坑儒秦始皇;还有专食人肝赵思绾、屠尽四川张献忠。扶不起的刘阿斗、贪不完的清和坤,跳梁小丑袁世凯、虎头蛇尾汪精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