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库文件辅助程序设计,可以提高程序质量及延长程序使用寿命。本文以用库文件辅助菜单程序设计,录入数据程序设计和容错程序设计为例介绍了用库文件辅助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引起读者更深入的探索和讨论。  相似文献   
82.
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后,原仲裁协议的效力如何,当事人的纠纷该如何解决,对于这一裁定的救济途径如何,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不尽合理,其中充满了冲突与矛盾,本文试图剖析这些矛盾与不完善,从而厘清完善这一制度的思路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3.
罗马法是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罗马国家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完善的司法制度,确立的诉讼模式和卓越的程序设计至今仍对世界影响巨大。我国的新刑事诉讼法充分借鉴了这一精神,把体现公法的打击犯罪与显示私法的保护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并强化执法监督,达到权力和权利的相互制约,实现了中国文化模式同国际惯例的接轨。不断审视罗马法精神,提高程序意识,有助于全面贯彻实施新刑诉法,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84.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新的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对于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积极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各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各地在司法实践悄然试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与配套措施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这一制度也产生了许多认识误区,致使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规范、有效地实施.因此,深入研究刑事和解制度,对于建立客观、全面、科学的认知体系,完善刑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提出了“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也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长远战略目标对于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6.
目前行政执法和解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执法和解立法上规制的缺失、执法观念上转变的长期性、具体程序设计上的技术要求较高等。行政执法和解必须以秩序、效率、正义为价值导向,遵循合法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和相对人权利保护原则。和解的制度设计涉及行政执法和解的一般构成要件、适用范围、适用前提、具体运行设计及程序保障等,静态层面上,是要在整体上系统地建立执法和解制度,动态上是提出——协商——和解达成——和解协议履行的执法全过程。在具体制度建构中,应该注意如何保证和解协议效力与和解协议的有效履行、警惕执法和解适用错误倾向以及执法和解监督机制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87.
一、自侦案件逮捕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改革没有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追问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监督制约,而《规定》的程序设计让享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上级检察机关充当监督者,赋予了对上级机关的充分信任,但上级院审查批捕能否比下级院公正存在疑问。首先"上提一级"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对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但并  相似文献   
88.
现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之所以迟步不前,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事关收入分配改革的一些根本问题上认识不到位而难以为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要有效推进改革就需要顶层设计。收入分配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制度化实践中就是如何以理念和原则为指引来设计合理、有效的分配制度。在采取两次分配的情形下,初次分配法律制度改革对收入分配改革具有基础性作用。初次分配法律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既需要顶层的实体设计,又需要顶层的程序设计。顶层的实体设计既要考虑理想状况下初次分配的市场属性以实行一种应得正义观,又要结合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社会现实以使这些实体性正义标准能够在制度实践中有效推行。顶层的程序设计主要是通过程序保障分配主体参与到初次分配实体性标准的确立过程中,进而使分配主体形成一种稳定的分配预期。  相似文献   
89.
股东派生诉讼的程序设计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丽丽 《法学论坛》2000,15(4):57-63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产生溯源于通过公司的最终所有者(股东)对其代理人(主要是董事)的有效监督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初衷.本文主要对美国的判例法、成文法和美国法律协会的建议在股东派生诉讼程序设计方面的做法和规定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行介绍和评析,以期得出对中国立法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
简易程序案件适用范围标准是简易程序设计的关键.民事简易程序由于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而导致具体的程序设计不同,我国大陆民事诉讼法规定较为笼统,有一些反面的列举性规定是散见于民事诉讼法典之中,且通过最高人民法院作了归纳性的司法解释,但仍然不系统和明确,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为了完善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立法,有必要重新确立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