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72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各国政治   477篇
工人农民   698篇
世界政治   155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61篇
法律   10249篇
中国共产党   11775篇
中国政治   19318篇
政治理论   5992篇
综合类   9179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961篇
  2020年   1387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952篇
  2015年   1817篇
  2014年   4696篇
  2013年   4522篇
  2012年   5238篇
  2011年   5577篇
  2010年   5063篇
  2009年   4886篇
  2008年   4553篇
  2007年   3228篇
  2006年   3199篇
  2005年   2449篇
  2004年   2719篇
  2003年   2351篇
  2002年   1555篇
  2001年   960篇
  2000年   821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蔡昉 《政策》2003,(9):46-48
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否使劳动力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不仅决定了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应该在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随着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政府不再直接介入劳动力配  相似文献   
42.
公共信任作为一种功能化的社会机制,是一个社会促进与实现和谐的内生性条件与人文环境。我国市场化的社会结构转型和由此引发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契约化,不仅引起我国传统公共信任的结构、演化机制及关系序列发生变化,而且导致公共信任在社会转型期的重构发生结构冲突以及与社会信任、个体信任关系的疏离,进而影响到政府自身的职能转化和政府促进社会和谐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43.
虚拟企业非物质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是一种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对以物质激励为核心的传统激励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非物质激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企业非物质激励机制设计的路径包括 :虚拟的产权激励 ,虚拟的价值观 ,市场信誉激励等。  相似文献   
44.
《观察与思考》2006,(1):10-11
一个国家不能有太多的秘密。——对于国家保密局宣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以及相关情况不再保密,有专家评论说。  相似文献   
45.
46.
47.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是广东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群体利益冲突的增加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应对机制、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8.
黄一超 《犯罪研究》2002,(5):18-20,53
在刑事诉讼领域,有关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问题,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已经构筑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第87条关于行使立案监督对象、范围、程序的规定,填补了我国刑事立案监督的空白。如何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建立一套有效的刑事立案监督工作机制,使立案监督工作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它的实际效果,是一个值得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诉讼主体、诉讼代表、陪审团及法院这几方在公司诉讼中的相互关系的考察,旨在透视香港公司诉讼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0.
根据现行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贪污罪的一般或基本概念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不仅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还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历来是刑罚惩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一些涉案人员的主体身份、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从而确定其罪名是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需要细致分析。以下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