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1篇
法律   164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潘友娟 《法制博览》2015,(2):200+199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同案犯的,应当认定立功。但是是否只要客观上达到了促成同案犯归案的结果就一定可以成立协助抓捕型立功,还需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存在协助抓捕的意愿和是否存在协助抓捕的必要。本文以一个现实案例为切入点,从立功制度的本质出发,探讨在公安机关并未掌握犯罪事实的情况下,通知同案犯接受询问,是否成立协助抓捕型立功。  相似文献   
22.
魏彤 《天津检察》2007,(2):24-25
立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有利于犯罪分子的量刑情节。这种规定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争取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为扩大刑事案件的侦破战果带来希望的前景。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23.
4月27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戴成文、宋宝贵、王培英受贿、挪用公款、行贿一案.受贿215万元人民币、挪用508万美元的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渤海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戴成文因检举他人重大犯罪构成重大立功而被减轻处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宋宝贵因向戴成文行贿和与戴成文共同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王培英因向戴成文行贿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相似文献   
24.
张磊 《天津检察》2007,(2):33-34
立功制度是我国刑法适用中富有特色的重要制度,其立法目的既在于鼓励犯罪嫌疑人用实际行动悔罪、改造.也在于创造条件侦破案件、提高打击犯罪行为的效率。立功制度在《刑法》第68条和《监狱法》第29条分别有规定,厘清这两条规定有何区别,对司法实践中正确适用立功制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立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在定罪量刑上是对其至关重要的一个情节。  相似文献   
26.
1997年新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立功制度从自首制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刑罚裁量制度,并且建立了初步的立功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使得司法机关在适用立功时有了法律依据,有利于打击违法犯罪、瓦解及分化犯罪活动、改造罪犯和预防犯罪,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和法制建设,对理论研究也起到了导向作用。然而,立功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不说在国外,就是在国内理论界里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专门研究的文章不多,在我国单靠刑法典和司法解释的若干规定,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司法实践,为此,笔者特选择这一个话题,来进行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7.
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单位立功的主体也是单位。单位成员在代表单位立功时,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有关行为,关键是看该行为是否体现了单位的整体意志。虽然犯罪单位的立功主要体现在检举、揭发他人罪行或者向司法机关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线索上,但是不能排除犯罪单位实施其他立功行为。单位立功的时间应当从单位犯罪之后,到刑罚执行完毕之前,从产生的法律后果看,大致分为刑法裁量阶段与刑罚执行阶段。  相似文献   
28.
1997年《刑法》修订实施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自首与立功的司法解释,以此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但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在司法实践中,仍有许多疑难问题难以在司法解释中按图索骥。本文就司法实践中自首司法认定存在的三个争议问题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9.
我国关于立功制度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引发争论,这种争论源自对立功的立法精神的不同理解。在实践中,司法人员和学者针对检举、揭发他人犯罪和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型立功问题及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型立功问题的争论尤为激烈。笔者认为,立功的正确认定需要从犯人的主观悔过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一些特例则需要个别分析方能得出公正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我国《刑法》第68、78条和《监狱法》第29条对立功行为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由于具体情况纷繁复杂,对准确认定犯罪分子是否有克功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因难。笔者认为,认定立功应与认定犯罪构成一样,应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下面,就以《刑法》第68条规定的内容为基础,结合司法实践对立功的认定进行论述,不妥之处.请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