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6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5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区建 《当代广西》2010,(7):23-23
<正>走进平果县新安镇新安村庄内屯,只见红瓦白墙,掩映在翠竹之中;小桥流水,蜿蜒在"画图"之中……昔日屯中泥泞的小路、破旧的瓦房、肮脏的水沟已荡然无存。庄内屯位于南百高速公路和南百二级公路旁,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屯139户611人。该屯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02.
梅岭翠竹     
江西的梅岭是令人神往的地方。去年清明节前,我有幸乘朋友的车环游梅岭。 梅岭山势嵯峨,层峦叠翠,四时秀色,气候宜人。它的峰峦之旖旎,溪漳之蜿蜒,谷壑之幽深,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缠绕,风光之掩映,组成了梅岭“翠、幽、俊、奇”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3.
正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唐】杜甫《竹》顺刀、逆刀、平刀……中国竹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安竹簧工艺国家级传承人何华一用刀如笔,笔筒上的山水画次第显现。竹,以虚心高洁的品格,备受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成为文人墨客吟诗绘画的对象,也直接催生了竹雕艺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竹刻。最早带有雕刻的成形竹器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勺,刻纹细致,式样与西汉时期的龙纹吻合。"竹雕之所以能在明代中期成为专门的艺术,一是  相似文献   
104.
从插队知青到法官:一枝一叶总关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这首诗《竹》被玻璃镜框裱装悬挂在办公桌对面的墙上,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这是我们办公室主任写好了送给我的特别的礼物,  相似文献   
105.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广大奴隶不屈不挠的斗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革,必然要反映到思想领域中,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针对当时社会变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于是,我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就揭开了。  相似文献   
106.
《今日民族》2011,(2):20-21
马竹选出生在丘北县曰者镇一个叫做河边的回民小山村,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一次上街,无意间听到几位外乡人在议论文山的贫穷,感叹文山人思想落后,空有“丘北辣椒”这么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7.
程超 《今日民族》2011,(12):32-35
竹子,起源于中国,中国的古老文明曾被西方称为“竹子文明”,在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竹不仅仅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用具,而且还渗透到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与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108.
《学习导报》2011,(5):32-32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在演讲中,温总理说:“我的心里常默念着郑板桥的两句诗,就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中国的总理,每念及我们还有3000万的农民同胞没有解决温饱,还有2300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人口,  相似文献   
109.
安吉看竹     
安吉人通过挖掘竹文化、弘扬竹文化,将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发展的"真功夫"因一部《卧虎藏龙》影片,安吉县的竹海变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影视基地,中外著名导演纷至沓来取景,游客峰拥而至追逐明星和赏景。安吉成了长三角最佳旅游休闲目的地。在这里,竹根变成了根雕艺术品,  相似文献   
110.
<正>"扬州八怪"中最有代表性、艺术成就最突出、影响最深远的无疑要数郑板桥。郑板桥不仅是位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而且还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他的一生虽然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著作,但其美学思想却散见于具体的艺术创作题跋及诗文中。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