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794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1173篇
政治理论   127篇
综合类   6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针对目前交通肇事案件增多的特点,对痕迹检验在查处此类案件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应用实际案例加以说明,同时指出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1简要案情 2007年5月5日凌晨,甘肃省敦煌市某面粉厂路口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辆汽车将行人李某撞伤后逃逸,李某被送往医院后死亡。  相似文献   
993.
现场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往往会提取到很多细节特征点不多的残缺现场指印,我国指纹技术人员一般认为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一般不少于8个(特殊除外),这样那些现场提取的细节特征点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往往由于不能同一认定而被丢弃,这就影响了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指纹检验鉴定工作中认为用虚拟特征法能对一些细节特征点多于2个而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进行同一认定,现就具体操作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94.
摹仿笔迹的检验存在一定的难度,文章引入系统的观点对摹仿笔迹系统的形成、成份及检验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刘凤军 《天津检察》2008,(5):72-72,71
某企业会计将该企业正常的报销票据上领导的签字复写到虚假的票据上再进行描写,以冒充已经领导同意的票据入帐报销,以达到贪污公款的目的。使用这种摹仿方法形成的笔迹即是复写描摹笔迹。与其它的笔迹摹仿方式相比,这种笔迹貌似正常且与被模仿人的笔迹非常相似,不容易被识别。下面笔者就结合实际检验中的体会,谈一谈复写描摹笔迹的识别。  相似文献   
996.
997.
1案件资料 2005年12月3日,某县某村支书张某某报案称,该村华某某(2005年11月30日死亡)家发现一具尸骨(编为0号),经调查,华某某之妻贾某某(女,53岁,云南人)有重大嫌疑。12月4日,贾某某被抓获,供述死者是其前夫刘某某(男,54岁,云南人),贾伙同华某某于2005年4月的一天用被子将刘某某捂死后埋于院内。  相似文献   
998.
何立波 《检察风云》2008,(23):66-68
30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是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和我国迈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做好了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999.
当前,在经济犯罪领域有关模仿他人笔迹、冒充他人签名的案件越来越多。由于签名字迹检验存在可供检验的字迹字数少,相同单字、相同结构的文字较少重复出现,以及个人书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就使得案件中的检材签名字迹真假难辨。还有的嫌疑人为了模仿他人字迹,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练习,甚至达到连被模仿人都不能确定检材中的签名是否为本人所写。在此,笔者结合检验经验,对签名字迹案件在受理、检验和鉴定三个阶段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00.
钢印印文作为印章印文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在检验数量上不多,但多出现在重要的凭据、证件上,在案件的侦破和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无色印文,检验方法比较单一,往往只能采用测量和特征比对的方法,笔者在一起经济诈骗案件的钢印印文检验中,应用了2301IV型静电痕迹显示仪,在认定一枚模糊钢印印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1案例资料2000年1月,某市公安局送检一金融票据诈骗案中的《银行承兑汇票》2张(金额分别为900万元和400万元人民币),各有“辽宁省农业银行汇票专用章01121”钢印印文1枚,提供样本钢印1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