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142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电子信息化的多元传播时代后,以图像为中心的图像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我们应该加强图像语言手段在学术文献中的运用,采取科学的传播策略,以求真正发挥图像的传播力,紧跟图像文化传播时代的发展步伐。文章试就此命题做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这年头,冠以“一流社区”名号的处所比比皆是,但甚多名不副实,只停留在符号意义上。在一些社区,入住方和管理方时有纠结,甚至对簿公堂,失去和谐生态。而三亚清平乐社区却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难怪它能集全国老龄产业贴心产品十佳单位、海南省首个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点、海南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殊荣于一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网络红人划分为文字、图片和视频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在符号互动理论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网络红人形象传播及其符号互动模式。由此发现,网络红人与网民的符号互动模式是从偶像崇拜走向符号的自我暴露,从个性化走向符号的多元化,并通过平民造星和自我造星的方式,促进了网络草根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毛颢 《学习月刊》2012,(20):25-2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交流的载体——语言在新的时空中延伸.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语言。网络新科技的使用赋予语言一种前所未有的时代感和新鲜感。网络语言是E时代鲜活的产物.已经从网上渗透到日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使用.逐渐成为时尚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每一届奥运会,开幕式都是主办城市向全世界推介其文化和历史的舞台。2012年7月27日晚的“伦敦碗”也不例外,田园风光、工业革命、披头士、《猜火车》、007、“憨豆先生”……一个个令英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符号一一登场。著名导演丹尼·博伊尔以“奇迹之岛”为主题,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6.
孙琳琳 《党政论坛》2012,(16):43-43
第一种孤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 今天,虚拟身份比真实身份更具符号性和辨识性。现实生活中我不认识你,但报上网名,发现我早就关注了你。人际交往的第一步不是我加你微博就是你加我QQ,网上点餐,在线游戏,通信基本靠摇微信,连亲密接触都可通过视频完成,只要自己的感受是真的,没人在乎与自己连线的是不是一条狗。  相似文献   
17.
闫方洁 《唯实》2012,(8):50-53
列斐伏尔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独具特色。他扩充了意识形态的内涵,把广告指认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代表。广告将新的能指与所指联系起来成为了包含象征和修辞的元语言,并催生了符号消费的产生。广告成为意识形态实质上意味着一种崭新的消费剥削机制的诞生。它通过对人们欲望的控制,将各阶层的日常生活一一纳入消费社会的体制中。具体来说,这一控制过程的实现是由大量功能化的符号系统——“次体系”来完成的。基于生活世界的平台,列斐伏尔实现了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的符号学与微观转向,具有显著的后现代风格。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已经在司法审判中开始了初期应用,上海于2017年初启动了司法审判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开发。上海法院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前期以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为基础案由,构建了智能阅卷、智能归纳、智能辅助、庭审评议等模块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在法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开发的同时,我们需要对法律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关系、人工智能对司法审判决策过程的积极作用,立足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本质和既有条件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人工智能在改变司法审判过程的直觉主义,推动法律符号系统的完善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当然,人工智能进一步在法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仍然需要跨越一些障碍,比如人工智能任务模式、通用性方面的问题。建立法律术语语义网络并完善法律知识库体系,可能是下一步法律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给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41岁的北京男子廖丹伪造了医院的收费公章,4年骗取北京医院透析费17.2万余元。受审时,他称"所做一切只为让妻子能先不死"。廖丹家的经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友纷纷以各种方式对其表达援助。显然,这是一起由无钱治病而引发的事件。我之所以不愿称之为"案件",是因为这起事件本身承载的制度性困惑已经远远超过了"案件"一词所能表达的具体含义。一面是对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强调任何事件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得到解决;一面是对弱  相似文献   
20.
禁茅台入公款消费的呼吁,出发点是明确的。在呼吁者看来,若没有强力的规范,茅台的公款消费问题定然无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