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9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2492篇
中国共产党   1213篇
中国政治   1624篇
政治理论   441篇
综合类   108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875篇
  2013年   580篇
  2012年   507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75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橘颂》奠定了屈原人格的基本思路。他把国家、君王看作是王道在历史实践中的直接显现,这一思想逻辑直接导致了他的“昏君和腐败的国家具有永恒的合法性”的观念。祖国则是一个情感概念。屈原的痛苦与悲剧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分析屈原作品及屈原之死对剖析其人格精神背后的政治文化及导致其悲剧的文化根源均有时代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2.
43.
夏旻 《理论月刊》2002,(2):74-75
本文通过剖析段谷之战、祁山斗阵、偷渡阴平等战役,从先谋后战的用兵之道、诡诈制胜的应敌策略。正合奇胜的善战原则三方面总结了邓艾的军事指挥艺术,探讨了邓艾作为军事指挥者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同时指出了他的弱点。  相似文献   
44.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45.
随着经济的繁荣,经济活动频繁,无效合同大量出现,其功能也被过分夸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合同法》要强制有过错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返还财产便是其中之一。因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并非民事责任,而是合同无效自然产生的法律后果,其规定的基础是公平正义、诚信和禁止权利滥用等位阶较高的原则,排除意思自治的适用。合同无效而返还财产的理论依据是基于所有权的回归力。若让与合同无效,真正所有权人能否要求第三人返还财产,应依让与财产和让与行为的性质及第三人取得是否善意等诸因素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6.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1):F0002-F0002
罗尔斯认为.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样一种人人都无知,因而人人都无偏私的状态,罗尔斯管它叫“原初境况”(original position)。其实,对“原初境况”这一相当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可以借助于佛教的理念进行中国语境化的理解——这不就是那些尚未投胎转世的灵魂所处的状况吗?  相似文献   
47.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舟 《法律科学》2005,23(4):24-28
在中国古代,乐本身也是一种法,而且是一种“根本大法”。乐与中国古代另一“根本大法”礼属于并列、交叉关系。此二者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乐治国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最富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48.
论学之道     
总结或归纳出学习或做学问或传授学问的成功或失败的正反经验,让后学之人从中获益,就是“为学之道”的宗旨。成功的为教之道或为学之道,都是把“学”与“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平常必须注意“学养”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学识修养或学问涵养和良好的学风,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代直诉中的自残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古代直诉中的自残行为有髡发、耳、面、钉手等多种表现。直诉者进行自残一则表明自己将诉讼进行到底的决心 ,这是当时直诉制度的种种弊端使然 ;二则表达自己主动受罚的诚意 ,这是受当时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直诉中的自残现象主要集中于汉至唐、宋时期 ,由于统治者的长期严厉禁止 ,到明、清时 ,其行为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50.
破产程序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法律程序,若与担保问题交织在一起,在适用法律时会更加复杂。由于破产程序有其特殊性,破产程序中的担保若只依据《担保法》规定,可能会阻碍破产程序的进行,或者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破产法》应对破产程序中的担保作出特别规定。我国现行《破产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在这方面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