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4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永  张驰 《法制与社会》2011,(25):279-280
阐释了配偶权的概念和内容,区分了第三者第三者插足两个概念联系和差异,并对第三者插足侵害配偶权构成要件具体明晰。  相似文献   
82.
应倩 《法制与社会》2011,(22):90-91
界定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受害者是否属于机动车三者险中的"第三者"范围,关系到受害者的救济,及保险人责任的承担,至关重要。我国立法上目前采用的是双轨制的机动车三者险的市场模式,因此三者险的"第三者"范围应当依据三者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本文对现行制度进行分析,提出"第三者"范围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一九九一年底,我省颁布实施了《湖北省关于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的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0号),确定在全省范围内实行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一九九七年,依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和《保险法》颁布实施后的新形势,我省对30号令进行了修订,颁布实施了省人民政府133号令,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我省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84.
《北京支部生活》2006,(4):68-69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它的出台将与新交法一同使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强制性“名正言顺”。  相似文献   
85.
《法治与社会》2007,(10):51-51
问:我儿子从农村来到城里,在一家超市做送货工,一次为顾客骑车送货的途中.被一机动车撞成了重伤抢救过程中死亡。交警部门认定机动车主承担全责。为此肇事的机动车主赔偿我们了21万元。请问:我们还可要求工伤补偿吗?  相似文献   
86.
美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的规定有习惯法下责任和成文法下责任两种规定。中美两国注册会计师在第三者民事责任方面有着显著区别。我国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完善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民事责任的规定,以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萨拉蒙的第三者政府理论为有效解决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非政府组织在增强政府宏观管理能力、促进社会新道德发育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价值,可通过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制胜、资金募捐、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介入,促进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8.
新婚姻法在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这是我国婚姻立法的一大进步,但是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仍然有一些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必需和司法实践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学界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最新研究,对离婚损害赔偿的两个突出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翁连新 《法治研究》2006,(10):66-67
一,赔偿义务人问题首先,要解决保险公司的被告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出台前,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道交法》出台后,大量原告已根据该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规定,直接将保险公司作为被告。现行三者险应属于商业险。商业性的责任保险,保险人是否可以直接成为被告,法律并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在商业性责任保险中,应该赋予被害人(赔偿权利人)可以直接起诉保险人的权利。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0.
杨凯琳 《法制与社会》2014,(11):251-252
我国新《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侵犯配偶权的离婚过错方的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这对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保护更进了一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对"第三者"的责任并未有任何规定,第三者确实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轻则一时出轨,重则长期同居。婚姻法仅就达到重婚和同居程度的"第三者"侵权行为加以了法律上的规制,并且该规制仅仅停留在了夫妻双方离婚的损害赔偿问题上。因此,应当在法律上确认婚外恋中第三者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