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美与不美,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就其审美特征而言,主要表现在自然美、意境美、生活美和抒情美等几个方面。一、自然美作为一个花鸟画家,首先离不开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并将描绘对象如花、木、草、虫、禽、鸟、树、石等自然物象通过艺术手段做最典型的刻划,使其向艺术概括化转化,感物言志,最终使其具有激发人产生意境美的客观感受。如:山野花鸟的自然美,相对而言,乃是大自然的另一环境,可谓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深入其间可领略到一种深邃、朦胧、清新、静谧的大自然的神秘与野趣之美。但最具典型性和独创性的还是潘天寿的雁荡山花。他曾说:故予近年来,多作近景山水,  相似文献   
42.
杨洪发 《工友》2009,(8):55-55
提起安陆美术界的“四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们分别是李爱萍、李曦、李宽和李海,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为安陆的美术事业作出了贡献。其中李曦温文尔雅,有长者之风,勤以治事,低调做人,于花鸟画独有建树。“四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奋,李曦尤胜。李曦以其独特的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生活在安陆的碧山浈水间。  相似文献   
43.
书画赏析     
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尤爱文学与绘画,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理论水平。工作之余,主攻写意花鸟画,喜画葫芦、牡丹、荷花、兰花等花卉。作品笔墨酣畅,朴实自然,富有情趣,多次参加画展,并有"春光明媚""不染图"等获奖。国画"国色天香"已被收入《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亦有诸  相似文献   
44.
与在西方流行花语一样,中国自古也有借花隐喻的习惯,如人们常用荷花或莲花来表现高洁,用牡丹来表现富贵等。而这些花卉也成为中国花鸟绘画作品的主要题材。  相似文献   
45.
在当今中国画坛,较之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创作,花鸟画的创作与开拓尤为艰难。究其原由,不外乎传统花鸟画表现技法的完善和新技法、新理论的缺失。近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前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郭味蕖等一代大师,把传统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代花鸟画家则无不以突破和创新为己任,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著名花鸟画画家郭怡孮先生便是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46.
朱其 《创造》2012,(2):80-83
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不乏诗人画家酬唱合作的佳话,这里介绍的《绿云万里图》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艺术家有着各自的风格,合作的作品一般很难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名家合作的作品应酬性居多,精品极少,《绿云万里图》是由国当代著名画家郎森、赵正能和王献生三位先生跨越京滇两地,历时一年之久共同创作的一幅名画,成就了云南美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47.
叶尚青     
《今日浙江》2014,(5):60-60
叶尚青生于浙江玉环,主攻中国花鸟画、指画,于书法、篆刻、诗文、画史领域颇具修为。叶尚青受业于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为其入室弟子,所绘花鸟虫鱼多沿写意墨笔一路,格局开张,气势雄壮,用色清丽明洁,后以浙派花乌为基,上承青藤、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诸家之长,旁及西方写实之能事,融自然现实之感怀,寓笔墨于时代精神,渐成“清新秀逸,风趣巧拔”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8.
正这幅被赋予《天涯伴侣》的水墨画,是著名画家贾平西的代表作。画中空旷高远的天空,溢满温暖的霞光,剪影般墨色的一对丹顶鹤,交颈矗立在天地间。那副旁若无人高贵的神态,就好像世界只有它们似的。在它们脚下,是水泊丰盈的湿地,一汪水中,倒映着它们风雅的身影,宣告着这里是它们的领地。此刻,北国的风、高天的云、地平线露出半轮的太阳,都平息静气地凝望着它们,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倾听着它  相似文献   
49.
郭北平 《侨园》2014,(2):26-27
黄文丽祖籍江西临川,生长在辽宁,秉承了南方人的灵秀和北方人的质朴与执着.她多年来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与研究,重视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求从绘画的表象形态深入到文化内涵之中,以实现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50.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我想把这首诗用在当代著名牡丹画家刘红芳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这不仅是因为诗中嵌有她的名字,更主要的是她笔下的牡丹凝香含情、典雅绝伦、醉人心魂,确有天下无双之娇容。刘红芳生于洛阳,长于洛阳,成名于京城。她天资聪颖,是一位既勤奋又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在花鸟画中她专攻牡丹。由于她从小与牡丹一起成长,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