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9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正>据本刊"2011年门禁市场调查",2011年全球门禁市场创造了超过15亿美元的可观数据,国内市场也稳步以近30%的速率增长,2011年达到35亿元左右。2012年门禁产品市场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达到47亿元,其中国密CPU算法门禁一卡通系统产品市场规模为5亿元,普通CPU卡及相关配套设备市场规模为19亿元,两者占门禁产品市场约50%的份额。  相似文献   
12.
地表温度(LST)是气象、水文、生态等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对MODIS数据的分裂窗算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利用MODIS数据计算反演了地表温度所需的关键参数:大气透过率和地表比辐射率,然后运用分裂窗算法反演了金塔绿洲地区的地表温度,并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获得较合理的地表温度,符合金塔绿洲的实际地表状况.  相似文献   
13.
伴随大数据、物联网、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一个“万物互联、人人在线、事事算法”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本质,人工智能越智能就越依赖数据的喂养和算法的支持,由此引发严重的隐私危机。一方面,人工智能极大地增强了隐私入侵的能力,带来了更多的隐私获取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侵害隐私的行为极具迷惑性,造成的损害后果更加严重。对此,传统隐私保护法律框架显得捉襟见肘,既无法有效保护人们的隐私,也难以充分发挥个人信息的利用价值,而欧盟最新的《一般数据保护法》则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提出的新挑战,我国应当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重视隐私保护的技术路径,探索隐私保护的市场机制,确立隐私保护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陈姿含 《理论探索》2020,(3):113-120
在技术驱动和公共管理职能转变的需求下,公共领域算法决策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管理职能和方式中的独特性是规则调整的前提。算法决策同公共权力的结合,使得技术发展无法中立,且在机会平等表象下可能造成对权力秩序的冲击和对个体权利的侵害。传统的法学调整方法面临分散的个体发展同民主秩序稳定、风险预测与因果关系、权力赋予与权利保障等矛盾的协调问题。公共领域算法决策的法律规制必须在算法系统、价值选择、制度构建和评估标准层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3,(5):62
现代人热爱逛街凑热闹,而在很多大型超市和商场都能看到,"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物品丢失概不负责"、"本店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等名目繁多的"店堂告示"。那么,这些商家的单方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已成为定义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它已经深层次地"介入"当下世界,在教育、健康、金融、零售、交通、制造、服务等各个社会领域做出了强有力的赋能。人们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决策权交给人工智能算法,而这又导致其决策更容易被算法处理。人工智能算法的全面赋能,恰恰意味着人类这种"生物化学算法"的全面赋闲。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发展,使人类以同样快的速度陷入"不被需要"的政治困境,其价值正在被数据所取代。与之相应地,民主则正在被算法权力实质性地掏空。民众时代正在迈向黄昏,我们在政治哲学层面上不得不面对思考"后民主政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无论是模拟系统、模拟数字混合系统还是数字系统,其数据流遵循的是采集、传输、显示、存储的流程。显然中间只有信息的获取,并没有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依靠值班人员盯住视频画面,发现异常并处理的。这对值班人员是个挑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用户画像行为存在着信息收集范围过宽、大数据“杀熟”侵害消费者权益以及个人隐私保护不力等问题,导致消费者与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由于“算法黑箱”与信息不对称并行存在,现有立法规范存在供给不足,“告知—同意”模式难以适应实践对信息的大量需求,政府监管效率尚未达到预期。因此,以“选择—退出”作为经营者个人信息采集方式,通过信用承诺、信用评价等信用工具规制用户画像的生成与应用过程,能够减少政府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治理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碎片化传播方式弱化意识形态凝聚力、信息算法推荐技术削弱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风险、西方媒介霸权威胁意识形态权威性等方面,为此需要从构建治理格局、完善治理制度、创新治理技术、增强治理能力等方面加强治理,不断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算法推荐机制普遍嵌入平台劳动过程,平台资本通过数字技术塑造着新的劳动秩序,直播平台也通过算法重新定义秀场主播的劳动过程以及分配劳动控制权的新机制。算法技术弱化了主播与公会间的雇佣关系,增强了主播在劳动过程中的自主性。高度嵌入的算法机制通过平行和纵向的数据收集,将秀场主播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可视化极高的数据,加强了对秀场主播各个劳动环节的算法规训。控制权的重新分配与高度内化的算法规训转移了劳资矛盾,并且必须通过平台来调节矛盾。然而在劳动过程中,秀场主播逐渐熟悉算法规律,不断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性策略,尝试着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算法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