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81篇
中国共产党   576篇
中国政治   941篇
政治理论   255篇
综合类   4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是分析阶级阶层问题的科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毛泽东准确分析了革命时期阶级关系,邓小平把工作重心转向了改革开放,江泽民一脉相承创立了阶层结构论。  相似文献   
962.
我们来打年比方:每个人都有一桶动力。桶可能是满溢的,可能是空的,也可能迫切需要灌满。有时,桶上有漏洞——你越努力,桶里的动力流失得越快。  相似文献   
963.
管理者收购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有效地结合,降低了二者分离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和单纯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同时,将其作为国有经济退出的有效方式,可促进企业可持续地、良性发展,它还可作为管理要素市场转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96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统一战线作为由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所组成的广泛联盟,其内部构成是社会结构的反映,其内部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正确分析认识传统农区农村社会新阶层产生的必然性、发展趋势以及他们在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推进地区凝聚力工程的实施,构建地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5.
我国社会中间阶层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中的中间阶层虽然负有维护社会与政治稳定的期望,但在发育、壮大过程中存在功能变数。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将中间阶层简单地看作阶级或群体都不适宜。界定中间阶层的标准要突破传统的资产局限,赋予中间阶层多元的社会属性。中间阶层是社会骨干阶层,而不应当将它看作社会精英阶层。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辨析,关键在于把握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分化不断深入这两条社会转型线索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966.
江译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论述了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新的变化这一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新的社会阶层是伴随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目的 ,应当是为了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 ,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 ,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因而有必要和可能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来 ,这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67.
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是阶级划分和进行阶级分析的根本依据。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阶级划分自然就失去这种依据,因此必须及时实现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以阶层分析法替代阶级分析。社会分层方法的转换不能局限于阶级划分标准的变换,必须实现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的根本转变。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采用阶层分析法,符合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新变化,消除了人们对改革开放性质的疑惑,对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68.
汪戎 《思想战线》2002,28(1):131-134
转型时期的高等教育 ,出现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同时也相伴而来许多挑战和困难。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圆满地解决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困难和问题 ,需要当代高校管理者有强烈的使命感 ,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有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前瞻性 ,有创造力和承受力 ,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只有具备了以上基础素质 ,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并利用机遇来发展全新的、开放的高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969.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私营企业主阶层,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从本质特征上看,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而非一元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而非臣民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而非人治社会。如果用“社会分层”理论来分析,和谐社会应有三大标志:其一,合理的阶层流动机制,而非封闭阻隔机制;其二,公平正义的阶层分配机制,而非贫富悬殊的不公机制;其三,互惠互利的阶层利益机制,而非利益的互损机制。鉴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