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8篇
工人农民   131篇
世界政治   18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篇
法律   757篇
中国共产党   2228篇
中国政治   3411篇
政治理论   674篇
综合类   8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762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792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795篇
  2008年   777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冯永农 《唯实》2005,(4):13-14
发展粮食生产及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力量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区的首要问题在于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与提高种粮农民收入的关系。2004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和粮农收入均实现较快增长,但粮食比较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保护粮食持续发展、提高粮农收人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在研究地租理论时发现,广大的农产品的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不是以价值量为基础,然后认为农产品的价格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他研究地租理论首先从供给的角度出发,碰到理论逻辑矛盾后转向需求的角度。从供求双方的角度研究自然水资源价值的决定,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7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传统图书馆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许多新的特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用户在信息活动中,既受用户的心理、认识及个人素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职业、地位、所处社会环境和利用信息的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用户之间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用户需求向综合化、集成化和高效化转变。因此,及时适应信息需求环境变化的趋势,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是提高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4.
居民收入的支配可分为消费、投资和储蓄。无论是消费需求过热还是消费需求过度疲软,都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我国经济在获得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消费市场却长期处于疲软状态。本文认为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保障制度过速变迁、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不乐观预期、产品对居民的诱导不力以及政府的消费政策是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疲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5.
李晓俐 《前沿》2007,(10):57-59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人口总数的绝对增加,城市化率的提高及消费水平的变化,使我国无论对粮食的直接需求还是间接需求都在增长。为确保对粮食需求量绝对增加的需求,必须保护耕地,提高单产,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6.
在当前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形势下,学报编辑特别是地方性、行业性高校学报的编辑,要认识学报的传媒性质,树立受众需求至上、加强问题研究、重视深层传播效果的办刊理念,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7.
赵亚兴 《奋斗》2006,(11):60-61
渴望被人欣赏,可以说是一个人最为看重的心理需求。这是因为,人们常在被人欣赏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向上的力量,激发创作的灵感,同时在内心深处溢满别的方面无法替代的满足感、幸福感与愉悦感。  相似文献   
78.
今后几年,我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磨擦等因素,会使就业受到一定影响。按经济增长8%-9%计算,城镇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共可实现就业1000至1100万人,每年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仍在1300至14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种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将在相当长时间里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面对这些数据,你会作何感想?国务院新近出台的就业新政策,没有回避问题,适时进行调整,似催春的战鼓,直指就业再就业。国家鼓励扶持更多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继续实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企业吸纳就业实行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和贷款的政策;政府优先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现稳定就业,继续实行社会保险和岗位朴贴政策等。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强调增加农民收入,并采取了诸如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等多方面的措施,但农民收入增加仍十分乏力且增长速度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九·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实际增长47%,1996年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1999年为38%,2000年为21%。究其原因,除受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外,涉农政策制度的滞后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七项涉农政策制度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革意见。一、农村土地制度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农村实行的联…  相似文献   
80.
《理论与当代》2005,(6):56-61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更加鲜明。“十五”时期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预计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前汇率计算,人均l400美元左右。消费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明显标志。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过去更加雄厚。事实证明,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事实同样证明,十六大所说的我国目前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样的状况,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谓进入新阶段的特征更加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