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200篇
中国共产党   1574篇
中国政治   1708篇
政治理论   283篇
综合类   4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同舟共进》2020,(5):F0002-F0002
公居村67户207人的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66户202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7.01%降至2019年的0.16%。这一组组平凡数字的背后,是广铁集团定点扶贫茂名市化州市中垌镇公居村的艰苦努力和辛勤付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铁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力服从服务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在做好建设扶贫、运输扶贫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13.
姜晓安  韩建平  陈松  徐朝  李明 《奋斗》2020,(5):25-41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暗流汹涌、骤然来袭!1月22日,春节前夕,黑龙江省首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在牡丹江市确诊,犹如一声惊雷。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集结号吹起,一场前所未有、声势浩大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省迅速打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自治区近期出台了《关于实行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措施和组织保障等4个方面,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指明了方向。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按照《意见》要求,精准分析、统筹兼顾、谋划落实,一手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手抓好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有序恢复,推动经济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强调供给又要关注需求。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存在主体的多样性、对象的差异性和发展的动态性等现实困境,必须重视其真实需求的识别以及精准有效的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解决"供需错位"的问题,强调以精准的供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供给能力的提升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供需矛盾,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数据治理对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注重培育和塑造数据治理理念,完善数据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创新数据治理平台和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扶贫政策实践,显示出浙江善于在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争取发展经济的新优势,善于创造各种机制激发扶贫对象自身的减贫动力和创造力,善于强化民生保障以追求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善于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扶贫方式。这些实践背后的演进逻辑就是从解决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入手,增强困难群众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其可持续脱贫能力,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治理提升扶贫工具的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19.
贫困村全体干部群众形成内生动力,是扶贫开发的根本性目标。高质量脱贫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持续有效的发展长效机制。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以下简称“李子村”)的调查为样本,分析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相关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李子村虽然按国家标准顺利实现摘帽越线,但内生动力不足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旦遇到大的风浪,一些农户可能再次滑入贫困的陷阱。实际上,脱贫只是当下贫困村发展需要的满足,紧接着还有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和乡村振兴需要的满足,这些都要靠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因此,贫困村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激发,不仅在当下的高质量脱贫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着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核心提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使命。2020年后,我国将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同时,未来的贫困治理面临全球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贫困治理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要求更高,贫困治理的难度更大。如何完善贫困治理体系,提升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确保稳定脱贫和防止返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