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32篇
各国政治   3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47篇
中国共产党   139篇
中国政治   222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1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反思经济学     
正我今天讲的问题是"反思经济学"。也就是说,我要对教科书当中的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提出一些批评。我们知道对于经济学的批评并不新鲜。过去的一个批评是,认为主流经济学美化了市场,因为为了证明市场的有效性,主流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假设,而这些假设都不现实,不成立。我的批评则刚好相反,我认为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美化了市场,而是丑化了市场。市场的有效运行根本不需要经济学的那些假设。用了这些假设,人们就会用假设的现实性评价市场,这就败坏了市场的名声。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几年前,世界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蔓延至整个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席卷全球。危机  相似文献   
52.
西方翻译理论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派或是功能学派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只是对文本中的词句翻译已经显得非常的单一,而文本以外的文化因素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由此在西方翻译界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翻译的文化学派。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对于文化学派的贡献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文章主要通过对勒菲弗尔的翻译思想进行探究,使读者对于勒菲弗尔的翻译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3.
臧得顺 《思想战线》2011,37(4):46-51
中国30年经济改革和社会巨变的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也颇为丰硕。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研究员及其培养的博士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博士论文和专著)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师承性学派——社会结构转型学派。这个学派以"社会结构转型作为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为核心命题,专注于对"非正式制度"、"关系性社会结构"等问题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拓展,对于推动社会学把社会结构作为研究的核心、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及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社会建设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4.
爱因斯坦以执著己见著称,他在和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关于量子论的论战中,屡败屡战二十余年。其实,爱因斯坦也勇于认错。1917年,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  相似文献   
55.
官僚政治的存在与发展,始终是影响和制约民主政治的关键。官僚政治不仅有政治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也有非理性的假设;不仅有组织社会学的非人格化、程序性的意义,也有人格化、病理性的意义。从政治心理学角度看,其本质是追求本集团、本部门和个人的心理效用最大化,这种心理效用来自于各种诱因的刺激,它们或是权力诱因、声望诱因、收入诱因甚至于情感诱因等等。因此,官僚政治的研究势必要求我们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从强调外在客观的研究转移到内在主观的研究。在这个意义上,以精神分析学的若干概念为分析工具,从政治心理学角度着力研究官僚个体、官僚组织的心理特征与运行机制,应是不容被忽视。  相似文献   
56.
《学理论》2017,(4)
梳理爱利亚学派的原则,探明因果自然主义的源头,阐释判别实体存在的因果性验证原则的本质。并对该原则的两种论证过程进行剖析,揭示出因果自然主义面临的困境,最后指出解决困境的思路导向蒯因的自然主义理论,对于自然主义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困局是全局性、长期性世界经济危机的一部分,是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面临深刻调整的产物,因此,中国不可能像以前一样继续依赖于发达国家进口的增长摆脱困局,而严重的产能过剩与滞涨现实也决定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不可行,只能采取供给学派对策与再分配政策扩大内需.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处境最窘迫的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既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又不愿意回归农村,鉴于他们庞大的规模,继续延续旧式解决方案可能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应,只有顺应潮流,积极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建立起平等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进行根本性的土地制度改革,让农民顺利融入城市,才能有效化解新经济困局和新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8.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给学派是美国里根政府执政时期影响最大的学派,该学派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发生的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这种解释中关于就业的理论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在我国,只有借助于政府的干预才有望较有效地解决失业问题;借助政府干预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59.
从本源来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史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研究相辅相成。这种紧密关系维系将近三百年,直至冷战时期现实主义主导美国国际关系学领域时才戛然而止。当时,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甚至掀起一场试图疏远法学、历史学、哲学等传统研究方法的“行为主义革命”。不过,美国之外的捍卫传统研究方法的“英国学派”却仍然维系着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的紧密联系。英国学派的学者不仅在相关国际关系命题方面给予了国际法发展的更大空间,而且他们对国际法所做的直接研究,促进了国际法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60.
项松 《理论月刊》2006,(9):158-160
自幕府时代开始,日本就形成了具有东西方文化内涵的经济思想体系,明治维新时期该体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就文化范畴而言,这个体系可以说至今都影响着日本文化的最深层。那个时期的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实际上是经济思想的吸收和消化。明治时期,是日本经济思想的成长时期,当时的社会也为各种思想的交会和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