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1211篇
中国共产党   990篇
中国政治   1695篇
政治理论   450篇
综合类   8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61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11.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时都开始注意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因素,而且,一些跨省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在增加,如“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甚至“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黑三角”、“京三角”等等。但现在有一种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劣势”尚未引起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这就是属于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的并且带有区域性的造假经济。假冒伪劣是一种因“信息严重不对称”及人的趋利本能而致的信用缺失行为。这些年来,国家打假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假冒伪劣这一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为什么打不绝,打不死,屡禁不止,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112.
环境公平观的缺失与环境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环境犯罪日益增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环境公平观的缺失是环境犯罪的伦理原因之一,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平观念的调整是预防环境犯罪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3.
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性技术,也是建设信用社会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信用体系的各个部分,如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披露系统、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信用教育系统等的建设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4.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最深厚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出现了某些公正缺失现象.如何弥补这些缺失?我们不仅要奉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还必须在改革中切实使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合理的分配、公平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115.
李国生 《半月谈》2005,(5):8-49
全国人大代表、广安市委书记王平推介:近年来,广安市针对农村党员想富、盼富,但苦于缺乏资金,难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影响先进性作用有效发挥的实际,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地方党委统筹协调、基层党组织信用评价、农村信用社提供贷款、社会各界联动帮扶、党员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农贷快车”活动。活动从解决资金问题入手,通过党建搭桥、金融铺路、部门联动,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积极发挥先进性作用搭建了平台,促进了农村党建和农村经济的相融互动、共同发展,“党员农贷快车”工作被四川省委组织部评为“2004年度组织工作创新奖”。  相似文献   
116.
党的十六大确立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的要求。其核心就是“以诚实守信为重”,建设诚信社会。价格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探索并加快价格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善价格管理,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王锁明 《学习月刊》2012,(14):17-18
政府信用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政府信用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需要。为此,本文从政府信用的概念界定、客观必然性以及现实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对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18.
《北京观察》2012,(5):6-6
2012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经验交流年会4月21日在北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论坛并讲话。郑万通指出,诚信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今天的诚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9.
市场经济驱动下,我国社会的"信用"危机越来越明显。2001年的《山西晚报》新闻侵权案件掀开了信用权维权的第一幕,2011年的"郭美美"案件更引起大家对慈善活动中信用问题的关注。但我国现行立法却未对信用权问题做出明确有效的规定。面对我国信用侵权的侵害事实,如何界定信用权的法律属性、明确信用权的权利内容、完善信用信息的征信程序,也成为进行信用权法律维护需要审慎思考的问题,更是顺应我国《人格权法》立法发展需求,完善我国慈善活动中信用权保障的重要举措,成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0.
民发[2015]166号各全国性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2015年9月7日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促进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健康有序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