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4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16篇
中国共产党   606篇
中国政治   654篇
政治理论   261篇
综合类   3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积极探索和构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保障体系,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2.
符俊  袁晓辉 《学理论》2010,(16):75-76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就必须彰显和倡导人文关怀。伴随着现代化所需要的个体主体性的高扬,对个体价值的重视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和价值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也为思想政治教育人为关怀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是对人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而马克思关于人性的理论和人的本质的学说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基石,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人文关怀是对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十七大报告提出:“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的是人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使人在幸福愉快中工作、生活,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84.
退休不退岗     
兴山县南对河村退休多年的老党员万能文退休不退岗.被村党支部增补为专职支委,被群众推选为关怀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从思想上转化误入邪教的群众,从生活上关怀老弱病残人员。还将关怀触角延伸到了在外务工人员,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85.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而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要充分认识它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努力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法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6.
在创新管理,服务群众上,普陀山镇委镇政府可谓动足了脑筋,他们从细微处入手,时刻让群众感受到政府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至上的理念,以每个细节的创新来打造普陀山镇的管理年。人文关怀情温考生。普陀山镇党委书记、镇长杨文奇同志系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是舟山市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7.
2006年1月23日,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正式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两部法律规范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彰显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关怀和宽容.  相似文献   
188.
经济发展需要理性,理性的经济包含着人文关怀.古典经济学奠基人向来主张人是理性和情感的统一体,人文追求是社会和谐思想的体现."经济人"面临的"理性"挑战,反映了人类理性的提升,表明经济"理性"与人文环境紧密相连.人文环境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法则,要求人类理性呵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人文的经济和弘扬经济的理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89.
《公安研究》2010,(4):89-90
董和平在《法律科学》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选择一种符合国情的、合理的、适时的宪政改革路径和步骤至关重要。现阶段中国宪政改革应该以民生关怀作为切人点,围绕解决社会危机事件和众所注目的社会热点问题启动宪政改革,先实施体制内宪政微调,弥补立法和制度缺漏,改进相关管理及其运作方式,解决民主宪政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尽可能发挥现有体制民生设计的预期效益。  相似文献   
190.
郭沂 《共产党人》2011,(24):51-52
重建中国哲学的迫切性、任务与途径为什么要重建中国哲学?因为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从纵向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哲学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哲学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所以中华文明的复兴,首先是中国哲学的重建和复兴。从横向看,在整个世界民族之林,中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