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76篇
工人农民   68篇
世界政治   1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5篇
法律   667篇
中国共产党   1912篇
中国政治   2140篇
政治理论   944篇
综合类   128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妇女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事业是人类的一项崇高事业,体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自从1995年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级人事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部署,结合人事工作实际,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注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妇女事业发展。近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积极推动妇女平等就业。在机关用人上,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在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动女性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32.
本文论述了科学的人本观与抽象人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3.
环境公平观的缺失与环境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环境犯罪日益增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环境公平观的缺失是环境犯罪的伦理原因之一,环境价值观念、环境公平观念的调整是预防环境犯罪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4.
马克思主义的效率与公平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实质及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35.
以人为本: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世界、分析我国发展状况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6.
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非常高 ,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从“三产”结构来看 ,已基本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转换。基本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市场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在最前列。同时 ,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转为整体小康。未来的发展呈现了美好的前景。预计到后年 ,我们的人均GDP可达到 30 0 0亿美元 ,高出全国平均值的两倍 ,在现代化进程当中 ,这相当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从人均GDP来看 ,浙江的现代化进程是非常乐观的 ,照现在的发…  相似文献   
137.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高度的智慧,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勇气,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动态变化,创造性地制定了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使中国人民迅速脱贫致富,使社会经济加速发展。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一、邓小平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重新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以东部地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通过东部沿海地区的带头作用,带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  相似文献   
138.
邓小平的生产力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观两个方面。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3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一次飞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坚持一切发展都必须为了人、服务人和依靠人。坚持发展为了人,就是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人口综合素质,把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财富,使我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大国,  相似文献   
140.
软权力(Soft Power)最初属于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新概念,专指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与硬权力(Hard Power)(意指经济实力、军事机器等)相对应。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在《领导大趋势》一书中,提出现代领导者的权力呈现出从硬权力向软权力发展的趋势。这里的领导者软权力与领导学中的领导者非权力影响力基本相同,但前者表述更为简洁、内涵更为丰富。本文试从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角度对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软权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