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86篇
中国共产党   392篇
中国政治   337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0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社会主义在20世纪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既经历过凯歌行进的辉煌胜利,又遭到过令人痛心的重大挫折。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上半期处于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从一国向多国发展的时期,那么它在20世纪下半期则进入改革的探索时期。十月革命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苏联在不长的时间内,把原先经济文化落后的沙皇俄国改造成一个具有强大的工业、农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人阶级获得很高的政治地位、文化教育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成就是不能否定的。但是,  相似文献   
72.
王颖 《农村青年》2009,(2):38-3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为稳定和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巨大促进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土地纠纷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基层信访与诉讼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3.
《瞭望》新闻周刊刊登记者专稿说,一些经济学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为巩固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目前三种倾向值得警惕。其一,谨防盲目乐观,影响政策调整,导致经济增长趋势出现反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经济复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没有两到三年难以完成调整。目前的企稳  相似文献   
74.
读书     
《当代广西》2013,(17):55-55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编辑组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66.00元《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  相似文献   
75.
对外经济体制改革是俄罗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严重背离俄罗斯国情的对外贸易自由化战略同时也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消除对外贸易自由化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俄罗斯吸取前一时期盲目自由化的教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外贸体制改革的法令和配套措施,并通过逐步规范关税制度来调节外贸活动,这些调节政策对俄罗斯实现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孙冰 《党史博采》2009,(10):24-25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社会才能和谐。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单位承担的大量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的职能不断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单位人逐渐演变为社区人:党的基层工作的传统行政方式发挥作用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社会利益的分化与重组,  相似文献   
7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 ,道德立法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本文阐述了道德立法应涵盖的理性价值观的确认、社会公德立法体系及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这三个层面 ,认为 ,道德立法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加以实施和完善  相似文献   
7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从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阻力最小、震动最轻、代价最小、获利最多的。  相似文献   
79.
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和作用 ;中国、欧洲、日美国家创新体系的回顾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之建构 :一是思想意识形态体系 ,二是经济运行体系 ,三是政治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0.
“六五”计划胜利完成,使我国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紧承其后的“七五”计划时期,我国经济体制从旧的模式向新的模式转变,新旧体制在转轨过程中并存且激烈冲突,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闯关阶段;理论上多年喋喋不休的计划与市场之争,面临着政策抉择的最后交锋,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已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