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779篇
中国政治   1054篇
政治理论   184篇
综合类   22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周斌  张华 《实事求是》2002,(5):59-61
一、“入世”对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影响总的来说 ,“入世”有利于新疆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入WTO后 ,我国在粮食、棉花、油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而在林业、畜产品、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将表现为趋同性 ,农产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化。这既有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更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 ,为我们调整农业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增强了外部压力。近 2 0年来 ,新疆农业一直以种植为主 ,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 70 %~ 80 %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132.
城镇化是我区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十五”期间 ,我区要抓住机遇 ,树立经营城市的思想 ,实行“以点为主、点轴结合”式开发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效能管理。逐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市和小城镇为补充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33.
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于农业内部的充分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民工潮”的倒流等原因,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又重新摆在了西部人面前,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扩张城镇就业容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也不能例外。但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顺利发展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的,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的条件并不充分。印度的绝对失业率较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60%的劳动力守在农田里。因此,笔者认为解决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要长远打算,走非农业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134.
关于湖南农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颂 《长江论坛》2002,(3):51-52,57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开放的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种植业结构优化,经济作物增加,粮、棉、油等重要农作物实现了区域化集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质量大为提高,专用化、标准化生产大大改善。另外农业生态保护措施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5.
在连续四年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仍然在低位徘徊,说明长期困扰我们的结构性、体制性等深层次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结构调整要从三次产业构成入手,尽快提升第三产业;重视传统工业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反省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解决好农业富裕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工作。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放在营造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微观方面,搞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准国民待遇”和“超国民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36.
余正雄 《西部社会》2002,(10):33-34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加快,在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农村地头批发市场正以崭新的姿态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产品流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7.
中国城镇失业与社会保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大规模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在传统正规部门(城镇国有和集体单化)和传统产业中,大量的工作岗位被摧毁,大量的职工和从业人员被分流,失去了工作机会.  相似文献   
138.
文章认为人才结构调整必须以经济结构调整为导向,采取多种途径主动服务和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以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9.
一句话信息     
夷陵区雷家畈村开展“六个一”“双带”活动,即每名在家党员包一个屋场,办一件实事,帮扶一个贫困户,农业结构调整上一个新项目,提出一条好建议,联系一名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140.
山西省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始于1999年10月,时值新的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上任3个月之后。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国家各部委支持和帮助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宏观把握,带领全省3200万干部群众,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2000年成功起步,2001年顺利入轨的基础上,2002年实现了初见成效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服从全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仅占GDP的9%,全国则为24%,从业人员占12%,全国则为16%,股份制和"三资"企业等其他类型经济更少。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要摆脱经济社会的困境就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