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29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71篇
政治理论   115篇
综合类   3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虽然诸如"服务论"、"法治论"等现代行政法理念已经开始逐渐消融"神秘衙门"的历史冰封,但许多行政机关依然依托传统观念的庇护将官本位思想肆意传承。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权力运作神秘化也就仍然是当前最令老百姓错愕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82.
行政法的的基本原则贯穿于行政活动的始终,是其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其中的合理行政就是行政机关根据裁量权做出的活动必须符合理性。比例原则就是合理原则要素之一。所谓的比例原则行政比例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有适当的比例。本文从行政法的比例原则的起源入手,讲述了比例原则的产生与发展,并详细的介绍了我国行政法中比例原则的相关规定,相关状况,以及比例原则在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83.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的决定,是积极回应社会呼声的正确决策,但后续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很大难度、很高成本,深化认识、形成共识、汇聚合力并非易事,须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个复杂事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背景、异化过程具有特殊国情,因其缺乏正当性、有效性且严重违背人权原则,在当代行政法制史上处于尴尬地位、扮演恶人角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必须令其寿终正寝;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法治发展潮流出发,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新型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矫正法制,运用法治方式抓好废止劳教制度和法规后的制度衔接,这是非常复杂、极为艰巨的法治建设工程,从许多迹象看,能否推动其往正确方向前进还有颇多变数。  相似文献   
84.
我国主要通过私法制度对无因管理行为加以界定和规范,但这远远不能解决当今社会频繁出现的公民在行政法上的无因管理行为问题。而要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寻求其在宪法上的合理性。因此以行政权归属和公共利益性为分析视角,建构公民行政法上无因管理行为的宪法理论支撑,将对我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和行政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5.
曹寻真 《求索》2013,(3):179-181
现代行政法理论认为,古代行政法赋予行政机关以管理社会的权力,近代行政法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扩张,现代行政法促进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平衡。由此,行政法的发展可划分为"管理法"、"控权法"和"平衡法"三个阶段。从行政法的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政府与人民关系由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的发展趋势,而行政法的演变正是为适应不同时期政府与人民关系而做出的自发调整行为。  相似文献   
86.
主持人語     
正十八大提出,2020年中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要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這兩個「建成」互相協調、互相促進,實際是相互依存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則將這一目標和任務作了進一步全面、系統、深入的闡釋與安排,這是中國從事法治政府建設的理論和實務工作者悉心關注的重要議題,也是全國人民情之所系、心嚮往之的共同目標。為了加強學習三中全會決定,深入領悟,深化認識,並貫徹落實於改革實踐,我受雜誌委託,邀請行政法領域的幾位權威專家,就三中全會決定中有關法治政府建設問題,從不同角度,具體涵蓋法治政府的新任務、中央政府權力結構、行政  相似文献   
87.
当下,国防行政法成为军事法学界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2008年,曾志平申报的“国防行政法”课题被遴选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后,学者们从宪政、军事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军民融合等多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结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主要从方法的视角谈谈对此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88.
宪法和行政法的精神实质都是制约政府权力以及对公民权利进行保护。文章通过对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行政法的有效运行来改善目前宪法实施遭遇的困境,探索适合宪法实施的行政法路径。通过行政法的运行来贯彻宪法,主要途径是行政诉讼、依法行政,以及在实践中行政法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在我国,邻避设施兴建愈来愈"常态化",而邻避项目的决策者、邻避设施的建设者以及邻避设施周围居民三者公共利益受益程度呈现出不对等性。邻避设施本身具有的负外部性与成本—受益的不均衡性,成为邻避冲突发生的导火索,究其原因,邻避冲突是源于公共利益具有差异性和政府行政过程中目标导向的合法性危机,进一步使政府面临角色困境和行政决策价值选择的困境。政府邻避设施行政决策应该通过合法化、合理化走向法治化,具体路径是实行邻避设施信息公开、保障公众参与权和完善专家论证制度,助推邻避政策的制定、邻避设施的选址等应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最大程度预防邻避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北方法学》2021,(2):146-160
关注公法上无因管理,不仅可以解决公共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且还可以提升公法学的理论品质,进而为我国行政法总则的科学立法提供知识。所谓公法上无因管理,是指未受公法委任、并无公法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公法事务。公法上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可以概括为三项内容,即管理他人的公法事务、无公法管理义务与为他人管理公法事务。正当化功能与衡平功能是公法上无因管理的主要功能。公法上无因管理与职权法定和法律保留并不矛盾。从一个主体为另一个主体消灭或者履行公法义务的可能性来看,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即私人为公共主体、公共主体为私人与公共主体间公法事务的管理。未来我国行政法总则立法,可以考虑将其设置在公法责任内容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