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为期三天的高科技盛宴在一片赞叹中完美谢幕。绵阳,这座“智慧城市”让所有参展观展的人伸出了大拇指,13年的厚积薄发,让科博会不仅仅成为一场科技盛宴、一次科普讲堂,更成为一个平台、一次检阅、一次机遇。站在新起点,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引擎该向何处寻觅?会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42.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绵阳非公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两化互动”的重要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绵阳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尤其是在富临、西城等一批上规模的非公企业中,党组织的地位显著上升,党员也成了令人羡慕的“香馍馍”。  相似文献   
43.
44.
45.
在北川: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地抢救" 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一直心系重灾区群众.16日上午,胡锦涛乘专机抵达绵阳南郊机场后立即主持召开会议,就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46.
监理感言     
2008年我们共同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我参与了震后灾区危房鉴定工作,当时恰恰分到的是绵阳地区的棒潼和三台,冥冥之中仿佛注定与绵阳灾区有缘。  相似文献   
47.
论绵阳三线建设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曾是国家三线建设的四个重点城市之一。三线建设为绵阳建立国家科技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线建设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绵阳)科技城。三线建设时期留下了大量的三线建设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亟待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绵阳三线建设文化与精神是支撑中国科技城的重要文化精神,是绵阳城市精神的重要体现和构成,应当成为绵阳新的文化名片和品牌,从而更好地提升绵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48.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民革自贡市委副主委、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昆,在灾区实施救援的8天里,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穿越生死线,用爱心架起生命彩虹,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对生命永不言弃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49.
王军  朱干  覃译德 《当代广西》2008,(11):F0004-F0004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第一时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这是一场气吞山河的大营救——不分地域,无论老少,全国上下紧急动员,以最快的速度、集结最大的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  相似文献   
50.
《中国刑事警察》2008,(4):63-64
2008年5月12日,当时针指向14:28的一刹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将这一天、这一刻永远地凸现,历史用重墨记录下了“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