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如果说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凌志车与橄榄树》一书中为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大唱赞歌,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仍为美国化—全球化摇旗呐喊的话,那么在《世界又热又平又挤》一书中则开始反思美国化—全球化的潜在后果了。在该书的开篇中,作者就颇为坦率地亮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美国有问题,世界也有问题。  相似文献   
22.
何谓经济全球化?人们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纯生产力的角度下的定义。如说“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上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这反映在产品、服务、资金和技术的跨边界流通的增加上面”;(《回声报》[法]1998年9月11-12日)还有的说“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吴绮敏《来自达沃斯的反思》《人民日报》1999年2月4日)另一类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去下定义。如美国经济学家戴维·科顿称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化资本主义”,或“新全球化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3.
关于"美国化"与全球多元文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晓德 《美国研究》2003,17(3):87-104
20世纪以来,美国大众文化一直以猛烈之势向境外蔓延,"美国化"成为许多国家所无法回避的一种全球现象.本文首先探讨了"美国化"的起源与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全球"美国化"的历史演变,然后展示了"美国化"在冷战结束后给世界各国带来的巨大挑战."美国化"的确给其他国家的文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它带来的不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单一化或同质化,而是促进受冲击的国家通过加强对"美国化"的回答来更加适应社会现代性的需要.因此,"美国化"不会改变全球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东、南欧的所谓的"新移民"涌入美国,对美国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产生了一系列影响,一些本土人和老移民对新移民产生了担忧和排外,促使美国化运动在全国开始盛行,对移民进行美国化教育的呼声高涨。美国公民教育顺应时代、社会和国家的要求,以提高移民素质和加强国家认同,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新移民孩子和成人进行了美国化教育。  相似文献   
25.
美国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及其全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德 《美国研究》2007,21(2):48-67
现代大众消费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模式,体现了对传统产生很大冲击的新的生活方式。20世纪初,美国就已展现出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特征,到了20年代以后,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在美国形成之后很快向境外蔓延,欧洲工业国家最先感到了“美国化”的威胁,但却在美国这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逐步过渡到了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一种全球资本主义价值观,现代消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事实表明,不管是欧洲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或正在经历美国大众消费文化对本土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不过它们没有像美国一直所希冀的那样被“美国化”,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从蜂拥而入的美国消费文化中吸取到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成分,逐渐地使本土文化适应了全球发展的大潮,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注入来自外部文化有益的成分,在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许燕 《求索》2011,(5):220-221
有评论者认为,小说《啊,拓荒者!》中主人公亚力山德拉毋宁说是个真实的人物,不如说是某种抽象思想或力量的象征。本文认为,亚历山德拉就是作者薇拉·凯瑟心目中海外移民美国化的理想范式:既完成了旧世界的土地观念的转变,获得了作为一个美国人该有对土地的想象力,又同时守护着故国的文化家园,拒绝被美国价值观完全同化。  相似文献   
27.
以新自由主义非议中国特色经济民主,是新时期美国对华进行民主输出的战略手段 之一。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或经济发展理念,新自由主义是以个人主义和私有制为基础的,从根 源上来讲,美国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特色经济民主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所有制问题。居于当今国际 经济体系核心地位、拥有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与主导权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新自由主义 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侵犯中国对本国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自主选择权,威胁到中国经济主 权安全。面对美国的民主输出,一方面,中国应超越“冷战思维”,避免中美走向对抗;另一方面,中 国要坚持“渐进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