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4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罗丹根据维庸的诗作《美丽的制盔女》雕刻同名青铜雕塑时说:如果有什么比美的东西更美,那就是美的衰败。因为美的衰败占有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优势,它比美的东西具备更多、更深刻的内容,并且在形式上它衰败得真实、细致。  相似文献   
6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黄伟康将建筑-审美分为三种:一是专家审美:二是权力审美;三是群众审美。权力审美的本质就是长官意志(《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47期)。  相似文献   
63.
初冬的首场寒潮一扫秋的温煦,空气骤然变得寒气逼人。暖屋热茶.与霍刚律师聊他的律师经历,聊热得火爆的律师职业,从中国律师到世界潮流.聊大问题.做小文章.别有趣味。霍刚是贤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一级律师.其口才虽算不上上乘.却于幽默风趣间.让人感受到他眼光税敏、思维独特.善思善辩、崇尚优秀的内心层次。  相似文献   
64.
雷明峰 《山西政报》2009,(16):77-78
本文从美学的含义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出发,将美学这个内容深广的大课题与学生个人素质发展的小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论述了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美育的重要性和深刻的教育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对学生进行美学素养的培养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有何重要意义,期待素质教育中对美育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5.
平面设计中的形式法则和骨骼结构来源于自然现象中存在的事物,师法自然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总结的深化,也是设计师的设计源泉。师法自然提出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6.
叩开通州运河之畔的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只见韩美林身穿红蓝格子衫正在忙碌。泼墨之间,几只小鼠,数行篆文,跃然纸上,飘逸灵动,稚拙古朴。  相似文献   
67.
高萍 《创造》2019,(2):65-70
一、审美的特征.国民首先进行审美活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国民的审美素质。国民的审美素质是指国民一切审美活动的内在化。审美与审美素质的主体都是人,只有人才有审美活动和审美素质。国民的审美素质是在审美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审美素质的提高又能够更好地指导国民的审美以及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68.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某些既违科学又逆民意的伪决策,经过一些人貌似合法化的运作之后,竟然能一马平川地大行其道了.  相似文献   
69.
公共服务合同出租制(contracting-out)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形式,他们被广泛用于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其优势在于: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功能优势互补,可以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可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间引入竞争机制,控制住生产成本,约束公共服务的内在膨胀趋势,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英、美两国公共服务合同出租的实践经验可对我国的行政改革尤其是公共服务输出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0.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的"回归传统"与"进入魔界"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对日本文化的宣扬,这一切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川端的"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正是透过川端的这一文学理念,我们发现表面上对现实与人生毫不关心的川端文学,实际上对现实和人生乃至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关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