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45篇
世界政治   1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835篇
中国共产党   842篇
中国政治   1734篇
政治理论   598篇
综合类   109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63篇
  2009年   567篇
  2008年   39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活动中的一种极端的类型,以违法性、破坏性和反社会性为特征.尽管各国(地区)对群体性事件的称谓不一,但对其本质的认识是共同的1.由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参与;2.参与人具有较为一致的动机、目的;3.活动过程中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危害他人或公共安全;4.处置过程中警方与当事人易形成对立.比较而言,中国大陆主要以违法和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为要件,界定范围较宽泛,反映出中国政府在社会转型期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心态,以及因而所持的谨慎和限制的态度.  相似文献   
52.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提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个十分紧迫问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强调:“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有备可能无患,可能把患减到很小,无备一定是大患。有备包括有预见、有预警、有预案。“预见”就是  相似文献   
53.
有效处理社会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内容。应当在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特征、发展趋势及根源基础上,有效处理群体性事件。应坚持新的社会稳定观,坚持政策的公正取向,加强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和吸纳能力,提高冲突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4.
应对社会突发事情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包括对突发事件的监测、预控、处理等。作为我国党政各级干部 ,要把参加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看做是对自己党性与能力锻炼的机会 ,提高基本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55.
社会稳定问题中的群体性治安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多数情况下,经济因素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导火线,但是,有时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过程,先期处置科学合理,就能够尽快平息事态。  相似文献   
56.
浅谈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利益冲突、观念碰撞的大背景下,产生、蔓延和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反映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此,必须认真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处置的难点与对策,切实做好这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因政治稳定、经济有序和社会安定之间的良性互动引领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容忽视的是,在当前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下,我国进入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转型正在向纵深迈进。在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58.
59.
陆飞跃  卢桂生 《唯实》2005,(12):56-58
正确地认识和分析目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和纠纷,对于维护地区政治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和谐武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理论探索》2005,5(5):18-19
群体性事件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表现形式。改革中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利益调整的失衡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经济根源;广大群众较为严重的政治依赖性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政治根源;公民开放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与不适当膨胀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