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塑造了一群自我放逐的男性群像.他们或是生活的失败者,或是感情畸零的同性恋者,或是被生活主潮冲刷到边缘的另类,或是沉迷于幻想中的行吟诗人.这些男性人物在与女性人物的对峙中,在责任与荣誉面前,往往选择了逃亡.剧作家通过对这些男性人物悲剧命运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国现代文明弊病的厌弃.  相似文献   
12.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12,(10):30-31
近期,日本内阁作出钓鱼岛“国有化”的决定,引起两岸人民轰轰烈烈的保钓风潮。维护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但是,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台湾社会的认同分歧,在保钓过程中,台湾却暴露出了各种不同的社会群像。  相似文献   
13.
晓组 《中国司法》2000,(5):25-26
一现年35岁的张鹏,自从警来到河南省郑州市齐礼闫劳教所,从外勤干起,历任分队长、中队长、副科长.科长等职,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在管教第一线履行艰巨而繁重的“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的职责。10几个风雨春秋过去,他摸清了劳教人员的诸多“病症”,掌握了“对症下药”的“药方”。李某是个文盲兼法盲,因抢劫被劳教两年。劳教后半月内地两次吞吃异物,两次用玻璃碎片割手腕血管,以死抗拒改造。时任中队长的张鹏先后与他几十次促膝谈心、真诚交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清,异之以行,且每次都亲自带李就医,及时救治其生命。在…  相似文献   
14.
在五四时期众多女性题材创作中,巴金与郭沫若独树一帜,为我们创造了截然不同而又曲妙同工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他们创作的女性题材作品的深入分析,探析作者的创作本意,解读男性作家视角下的女性群象。巴金以人道主义情怀构建女性形象,郭沫若以政治化口吻将女性书写成时代洪流中的战士,但他们以自身女性题材书写丰富和拓展了新时代女性群像。  相似文献   
15.
五月中旬,接建平电告:"‘十八罗汉’群雕已圆满成功,请来舍下一叙。"放下电话,思绪直追去年八月,他告诉我,已接受星云大师之约,为佛光山佛佗纪念堂地下珍宝宫塑紫砂"十八罗汉"群塑一套,以供永世珍藏。自此,每有联系,即告之在家"做生活",因知其重任在身,也就不便轻易前去相扰。现时他已一身轻松,也不预约,当了回  相似文献   
16.
吴芳 《当代广西》2010,(9):37-37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阳刚摩托车公司团支部的陈婷是广西共青团送水突击队中唯一的女突击队员。3月23日,陈婷随阳刚摩托车送水突击队到四周乡长和村蓝摩屯送水,这位20岁出头文弱白净的女生很要强,坚持要跟男突击队员背同样重的水,与男突击队员一起手脚并用爬到处在山顶的蓝摩屯。  相似文献   
17.
风雪骤,灾情急。面对突如其来的凝冻灾害,贵州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应急部署:保供电、保交通、保民生、保安全,全省上下紧急行动起来。省委、省政府领导把握大局,对抗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亲临抗灾一线看望干部群众,指导抗灾,给广大干部群众极大鼓舞。 李彬、欧光权、陈斌、武德顺、吴声海、赵祖虎……在与冰雪的艰难搏斗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干部党员。 贵州儿女与雪凝灾害顽强鏖战,自强自信的贵州精神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8.
1902年。云南江川郎中曲焕章遍尝百草,积年效验,创制云南白药,百余年闻,云南白药从一剂药方到如今300多亿市值,从单一产品到涉及透皮、牙膏、洗发水的多面开花,云南白药已成为资本市场医药板块最为耀眼的明星,日化产品战略更是被视为传统药企多元化的经典样本。  相似文献   
19.
舒炜 《廉政瞭望》2011,(21):20-22
当下,孝顺的官员尽孝方式大多相同,不孝的官员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为了仕途的畅达而费尽心机,有的人醉心于灯红酒绿而无暇他顾,有的人沉迷于贪婪而目空一切,这对社会风气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的都忽视、淡漠了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本刊试图通过还原当代一些官员的种种不孝表现,以鉴来者。  相似文献   
20.
在玉树救灾现场.在转运途中,在医疗点.活跃着一支无私奉献爱心的力量——志愿者。无论多大年龄.无论哪个民族,无论来自何方.所有的志愿者都在坚守一份信念和热情:用点点滴滴的行动,为玉树同胞搭建起值得依靠的肩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