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393篇
世界政治   3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1683篇
中国共产党   6322篇
中国政治   5597篇
政治理论   3069篇
综合类   451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479篇
  2015年   999篇
  2014年   1941篇
  2013年   1934篇
  2012年   1827篇
  2011年   2153篇
  2010年   2390篇
  2009年   2464篇
  2008年   1841篇
  2007年   1266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752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350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对集体、国家责任淡化,缺乏政治信仰和过于崇尚自我等问题,必须通过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充分发挥教职工和党团干部作用等方式,方能予以改变.  相似文献   
92.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建全规章制度,把学校的各个环节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诚信理念和社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3.
诚信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重点。探索诚信教育的规律和有效途径,完善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4.
大学生犯罪现状以及预防是众多学者关心的领域。本文对女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其预防对策作了探讨,认为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个体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女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预防女大学生犯罪需要改革高校教育内容,加强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5.
郝汉 《工会博览》2005,(5):21-21
在北京就读某大学的大学生萌萌,来信询问什么是见习期?见习期和试用期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96.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但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7.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是从增强大学生道德信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敏感,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体验,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98.
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之处,高校德育教育活动似乎陷入了某种"僵化范式"的困境中.从立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缺憾,树立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和而不同"、"扶弱济贫"、"公平正义"之价值理念,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崭新思路,借以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实现,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10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指明了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德才兼备、专兼多能的人才。这是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共同作用才能实现的目标。“德育”教育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根据实践进行探索、创新。 一、增强德育的时代性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