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5篇
  免费   39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28篇
工人农民   377篇
世界政治   6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10035篇
中国共产党   3998篇
中国政治   7001篇
政治理论   1891篇
综合类   420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04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2382篇
  2013年   1972篇
  2012年   2348篇
  2011年   2395篇
  2010年   2271篇
  2009年   2198篇
  2008年   2226篇
  2007年   1634篇
  2006年   1621篇
  2005年   1255篇
  2004年   1286篇
  2003年   1117篇
  2002年   908篇
  2001年   607篇
  2000年   546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胜东 《法治研究》2007,(12):20-24
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在面对社会现实的发展时,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行政诉讼判决形式上也是如此,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已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政治体制的制约、立法的不成熟、对行政诉讼规律认识的不足等因素是造成行政诉讼判决形式出现问题的原因。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保留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驳回判决、确认判决等判决形式的同时,逐步舍弃维持判决,并引入新的判决形式,这样就可以使行政诉讼判决形式更为全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2.
信赖保护原则作为政府行为的道德底线、行政法治化的内容和经济效益的需求,有助于实现授益行政行为的预期目标。信赖保护可以并且应当体现在授益行政行为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比如本着诚信原则作出授益行政行为,不得随意改变其依据,非经法定程序不得任意撤销和废止授益行政行为等等。  相似文献   
123.
初创时期的德国行政法借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来建构其核心概念——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因而成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作为“规定功能的法概念”,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原则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公法上也可以成为实践“依法行政”原则的手段。为了适应扩大诉讼救济范围的需求,行政处分概念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发生分殊,成为行政法上“法的行为”(Rechtsakt)。在社会法治国、行政国家的背景下,行政处分概念出现了向民事法律行为回归、“阶段化行政处分”等新的发展趋势,以克服传统行政作用方式的“僵硬性”。中国的行政法亦创设了类似于行政处分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但由于对德国法上行政处分与民事法律行为源流关系的疏于整理,在相关的研究中出现了脱离学术传统、随意创设的局面。对这两个概念源流关系的梳理可以对国内相关的研究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薇  雷振扬 《行政与法》2007,(1):108-109
法律职业共同体问题,是法治理论与实践中“人”的因素问题,重视法律职业共同体理论研究,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循着职业、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路径,借鉴中外学者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对法律职业共同体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科学阐释法律职业共同体概念及特征,推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为宗旨。  相似文献   
125.
论民法上恶意串通行为之效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法上关于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无效之规定,系在前苏联民法立法和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该规定不具体分析当事人与第三人的利益关系,也不区分行为人意思表示之真实与否,这样一项极其含糊的规定,在实践中极易被曲解和误用,其实际效果必然与立法初衷相悖,是一项不合理的规定,故在今后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应予取消,对于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法律行为之效力,应当斟酌具体情况,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26.
山东大学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重要组织保证来狠抓落实,明确提出辅导员必须具备职业思想和职业能力,鼓励、培养部分辅导员骨干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辅导员的培养上,山东大学推行了“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重视对辅导员的在岗培训,  相似文献   
127.
危险驾驶行为的本质在于驾驶能力低于驾驶任务要求。危险驾驶行为应当纳入刑法的规制范围,且应当论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入罪不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对于参与飙车者应当论以共犯,共同飙车者不需要共犯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128.
左凤荣 《南风窗》2010,(8):82-83
如果俄罗斯的政治家有长远目光的话,他们应该继续对车臣和北高加索地区实行怀柔政策,在源头上解决问题,防止一个民族个别人的极端行为升级为俄民众对该民族整体的歧视和排斥。  相似文献   
129.
沈延 《中国监察》2010,(9):60-60
基本案情 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云南省纪委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多次收到署名“中共某州某部门”、“某州某单位干部职工”反映某州某单位程某某违纪问题的举报信,主要反映程某某在某单位任局长期间失职造成上亿元损失,报销及私领巨额公款,收受巨额金钱物品等违纪违法问题。为此,云南省纪委监察厅对反映程某某的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核实,发现举报失实。2007年3月,云南省纪委安排调查程某某被失实举报一案。  相似文献   
130.
恪守法律职业精神,提高法律职业者构建和谐社会能力,是一个具有战备意义的重大课题。法律职业精神是指从事法律有关工作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编译、警察、立法工作者等人员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表现为对法律至上地位的认同,其核心是法律职业者通过其职能的运作和发挥,实现秩序、正义、平等、效益的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