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45篇
中国政治   61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源泉,来自其人力资本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相似文献   
102.
李晓彩 《山西青年》2022,(22):127-129
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的责任,更担负着“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这一实现教育公平的使命。慈悲冥想训练对培养当代职教师资,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慈悲冥想训练有助于减少职校教师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增进对自己的接纳;有助于促进职校教师专业技术的提升与精进;并缓解职校教师的压力和消极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培养职校教师的学校需要开设慈悲冥想训练相关的课程,开展相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3.
职教集团整合“政教行企”各方资源,建成集学生实训中心、行业大练兵“练兵场”、企业对接开发“研发所”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供专业学生开展实训,同时也为教师团队、行业大练兵提供培训基地。“育训研”有机结合,建立混编式教学团队,创新诠释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达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在建构主义理念下,“政教行企”构建人才培养各子系统,形成结构化集团育人框架。以工作流程为设计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各项工作技能模块化融入教学,实现知技合一,健全集团化办学的现代职业教育机制,在实践层面探索构建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适应需求、面向人人、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新要求。要破除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障碍,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现顶层设计、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理念创新、以重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变革、以优化教师人员队伍实现人员保障以及以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评价配套等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构。  相似文献   
105.
淮水  绍东 《支部生活》2011,(4):23-23
“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做人,同时再学好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奠定将来幸福生活的基础。”玉溪市工业财贸学校校长李华伦接受采访时说。学校的一切工作便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正在进行的职业教育改革让我们看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7.
上官子木 《民主》2011,(4):25-28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普教与职教的紧密结合,这与我国实施的普教与职教完全分离的教育政策存在着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08.
湖北两型社会建设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以资源的凝聚、整合、共享为线索改革现有办学模式,营造和谐的办学环境是湖北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共性需要。湖北高职院校应从办学状态、办学层次、办学体制等方面进行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努力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交融的职教共同体,培养一大批符合两型社会建设需要,能力强、素质高的合格劳动者,实现湖北两型社会建设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9.
2014年5月13日至17日,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常委视察团来我省视察。《世纪行》记者随团工作。本文根据记者笔记整理。发言内容有删减,未经发言人审阅。  相似文献   
110.
职业技术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后续流程,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延续。“回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对职业教育观点的良性改变.也反映了他们对就业市场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