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任晓伟 《党的文献》2007,5(5):28-32
1949年7月4日刘少奇在秘密访问苏联期间撰写的《代表中共中央给联共(布)中央斯大林的报告》中,放弃了他此前坚持的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看作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观点,标志着建国前夕刘少奇在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重大变化,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特殊关系的进一步探索,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共产国际 ,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其特殊的地位。一方面 ,它是世界性的共产党组织 ,是各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另一方面 ,它又直接受联共 (布 )控制和影响 ,是除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外 ,联共 (布 )实施总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另一渠道。联共 (布 )凌驾于共产国际之上 ,是世界革命的最高决策者。正因为如此 ,联共 (布 )与中共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两党关系 ,而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共 (布 )可以越过共产国际 ,直接给中共发指示、下命令。至于共产国际对中共的领导 ,则是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集权式领导。上述这些不正常的组织关系 ,严重忽视了中共的独立性 ,压制了不同意见 ,影响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结果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3.
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民族问题上,联共党选择了民族自决权理论和联邦制的国家形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也选择了和联共党一样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但随着中国共产党的逐渐成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几十年后的实践证明,以民族自决权、联邦制为标志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前苏联、东欧诸国发生民族分离,纷纷成立民族国家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符合中国各民族的实际,它不仅经受住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世界风云变幻和国内政治风波考验,经受住了国际上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考验,而且表现出了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4.
黄黎 《北京党史》2014,(4):12-15
正中国共产党是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诞生的。开始之时,共产国际直接派代表来华指导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逐渐成立驻华机构,而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就是共产国际在华设立的指导中共革命的领导机构之一。本文拟对国民革命时期的远东局从成立到解散、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及其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梳理与总结。一  相似文献   
105.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一部有着深远历史影响的著作。该书在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对于推进马列主义的普及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同时也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6.
徐葵 《同舟共进》2014,(7):35-39
十年前,即2004年7月,俄罗斯教育部再版发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下简称《教程》),邀请俄著名历史学家罗伊?麦德维杰夫为新版《教程》撰写了一长篇后记附在书后一起出版,并在当年新学年开学之前将此书作为高校师生历史教学系列参考书之一发给各校图书馆。此事曾在我国学术界引起一场争鸣。  相似文献   
107.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在关于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点。科技与人才对于苏维埃国家建设的意义 :实现国家工业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 ;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 ;先进科技和知识人才是战胜资本主义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重要条件。获取先进科技与知识人才的主要途径 :引进西方国家的技术设备和技术人才 ;培养本国工人阶级知识人才 ,发展本国科学技术 ;利用旧社会过来的科技专家。  相似文献   
108.
关于中国苏维埃政权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设中国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有“移植”,也有创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发展的前提,这是有别于俄国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同时,中国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具有自相矛盾的两重性,正确地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深刻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实施局部执政的重要阶段及重要标志,是新中国成立的一次预演,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学会治国安民艺术的一次伟大尝试,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过程中,联共(布)、共产国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联共(布)的作用不容忽视,但联共(布)发挥作用主要还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0.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共产国际一度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以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前期为例,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政策发生了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指导中国革命的态度上,由调查研究到主观主义;二是在对中国革命性质的判断上,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到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三是在指导制定中国革命策略上,由"有步骤地过渡"到"左"倾盲动激进;四是在与中共的关系上,由"东方支部"到"老子党"。综观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存在着一些规律:当共产国际尊重实际、真诚帮助时,就能推动中国革命顺利发展;当其犯主观主义错误并颐指气使时,中国革命就会出现挫折;当其解散、影响消失后,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摸索,终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