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30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65篇
各国政治   255篇
工人农民   686篇
世界政治   9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9篇
法律   4483篇
中国共产党   10934篇
中国政治   12416篇
政治理论   3039篇
综合类   459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72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590篇
  2015年   1088篇
  2014年   3036篇
  2013年   3056篇
  2012年   3599篇
  2011年   3780篇
  2010年   3369篇
  2009年   3209篇
  2008年   3210篇
  2007年   2332篇
  2006年   2205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1191篇
  2003年   1036篇
  2002年   1054篇
  2001年   785篇
  2000年   62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中央、省委政协工作会议及其下发的文件都明确要求,要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两个薄弱"是制约基层政协组织提升协商工作质量的瓶颈,也是影响其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短板。推动解决"两个薄弱",有利于市县政协进一步发挥聚人心、汇智慧、凝共识的重要作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882.
王越 《外交评论》2022,(6):126-154+8
在国际制度研究中,组织一旦建立就保持相对较高的制度惯性是学界的传统认识。组织的功能及改革问题也是研究热点。但数据统计显示,国际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死亡率,该现象并未引发关注,也超出了传统理论所能解释的范畴。在大国“退群”现象频发、多边主义重要性受到质疑的国际背景下,考察国际组织兴衰存亡的诸多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国际难民组织(IRO)和联合国难民署(UNHCR)的不同生命历程,发现国际组织的生存意愿作为内驱力是决定组织命运的主要变量,主导国态度作为外部力量则是影响国际组织生存质量和解体速度的次要变量。大国退出通常导致组织出现财政危机和影响力下降,但组织存亡的命运和全球治理成效最终取决于组织的维生意愿及其应对危机的能力。这一研究结果其实也对近年来美国“退群”和英国“脱欧”等引发的“多边主义危机”做出了回应,更为中国推动国际组织发展和改革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83.
韩爱勇 《外交评论》2022,(5):78-109+4-5
结构性矛盾是大国在体系中的位置变迁所导致的相互排斥状态。崛起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展是结构性矛盾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就其过程而言,结构性矛盾其实生成于崛起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展和主导国对崛起国影响力的排斥过程中。中国周边地区结构是双重的。在主导国的视阈里,中国影响力在周边地区的扩展,不仅在地区层面冲击美国的地区主导地位,也在次区域层面影响印日澳等地区大国各自在南亚、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国这些次区域板块的主导地位。为护持地区主导地位,它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排斥也随之而来,由此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地区和次区域两个层面生成。作为体系变量,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构建印太联盟体系提供了结构性驱动力,包括明确联盟体系的战略目标、塑造联盟成员的收益偏好和行为方式,以及构建联盟体系多维度的整体架构诸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既然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那么推动强结构性矛盾向弱结构性矛盾转化,对于弱化印太联盟体系的压力也就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84.
魏冰  刘丰 《外交评论》2022,(5):19-52+165+3
冷战结束后欧洲地区维持了近三十年的总体和平,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而彻底回归到权力政治时代。北约是理解欧洲安全动态的关键,欧洲的和平由北约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竞争与对抗则与北约扩张紧密相关。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在成员规模、行动空间和功能领域三个方面不断扩展。关于北约的存续与扩张,现有研究主要从北约的制度属性、成员国共享的价值理念、美国维持霸权的需要三个角度加以解释,但都无法准确理解后冷战时代北约扩张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具有集体安全属性的军事联盟,北约创建与维持的动力来源于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与联盟安全供给能力之间的匹配。冷战时期,北约与成员国将苏联视为紧迫威胁,由此建立起安全供需平衡。尽管苏联解体破坏了这种平衡,但北约独特的制度设计赋予其高度的灵活性,提供了双方在其他安全问题上重新形成供需平衡的可能性。在后冷战时代,族群冲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对俄罗斯的担忧仍然存在,这些因素重塑了成员国的威胁认知,推动北约通过不断扩张来调整安全供给能力,以匹配成员国的安全威胁需求。北约扩张的过程由战略理念、机构改革、能力建设和情报共享四个部分构成,核心目标在于适...  相似文献   
885.
陈永红 《广东党史》2007,(1):F0003-F0003
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即函约各地组建支部。陈独秀的学  相似文献   
886.
国外在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方面已经有十余年经验,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以我国采供血机构(包括血站、血液中心等)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MARKOR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非营利组织、我国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现状、管理者对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MARKOR量表在测量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方面总体上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在"组织对信息反应"构面上,个别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低;在采供血机构市场导向的三个构面中,"跨部门信息传播"的得分最高,而"市场信息收集"的得分最低,这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管理者的职业教育、职业精神与市场导向的状况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发现,职业精神对市场导向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存在中介效应.最后,对以上发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7.
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乡村社会建设并逐步实现党的纲领的总体性实践能力。在数字下乡的历史进程中,数字正在重塑我国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为乡村现代化提供现实指向,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据此迎来了数字赋能的时代转向。当前,村级党组织只有积极领导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实践,完成数字聚能、释能、固能,正视数字赋能在实体向度、主体向度、政制向度、文化向度的现实困境,实施系统性筑基机制、提优机制、保障机制、转化机制,才能面向乡村现代化的数字蓝图,达成数字赋能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宗旨。  相似文献   
888.
项昊宇 《东北亚论坛》2022,(6):72-86+126
二战后日美缔结了不对等的军事同盟关系,日本在外交、安全和经济上全面依附追随美国,素有美国“附庸国”之说。日本对美战略依附的形成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想根源,在日本战后改造和发展进程中,对美结盟带来的现实利益掩盖了对美依附产生的民族自尊心伤害,无奈接受虽不平等但符合国家利益的对美关系,成为日本社会主流认识。日本对美依附归根到底是对本国利益综合权衡的结果,当前和今后考虑是否维系对美不对等关系主要取决于四方面因素——价值认同、政治回报、经济利益和安全保障。只要上述动因不发生全面颠覆性变化,“美主日从”的基本架构难以发生动摇。同时,在美国实力相对下滑和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日本对美心态和政策取向也会在“向心”和“离心”之间持续摇摆,同盟困境始终存在。而美国为维系全球霸权,不会放弃对日掌控,同时也会加大对日借重利用,赋予日本更大自主空间,促日分担更大责任,使日本对美依附性呈现表面上的弱化。  相似文献   
889.
孙振民  任琳 《东北亚论坛》2022,(6):87-104+126
全球治理中的次级力量是在霸权国和崛起国之外的系统重要性国家(或国家群体)。什么影响了它们组建议题联盟时的选择变化?本文认为解题的关键是权威,即一方在国际制度中引领他方、使他方自愿跟从其所提治理规则的能力。权威能分离成权威追求和权威基础这两个子因素:前者指追求在国际制度中进一步引领他方,后者指在国际制度中已具备的使他方自愿跟从自身治理方案的能力。本文假设,权威追求的差异导致对于议题联盟对象的选择差异,权威基础的差异导致对在议题联盟中所扮演角色的选择差异。据此可形成一个包含四种议题联盟选择的解释性类型学框架:集团内追随、集团内领导、跨集团追随、跨集团领导。对欧盟和巴西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案例分析能够对此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9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志愿服务经历了从萌芽、起步、普及、全面发展到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构建了以国家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机构和国务院与地方民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体制,为志愿服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