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现代逻辑诞生前后(1873—1931)的逻辑哲学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容,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以布尔、弗雷格和胡塞尔等为代表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围绕着逻辑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展开的争论尤为重要。这些争论不仅构成了当代逻辑哲学的直观背景,而且某些论题仍然在当代逻辑哲学的讨论中得以延续。同时,作为一种历史的考察,它也有助于我们纠正某些当代因缺乏历史的分析而形成的偏见。也许更重要的是逻辑哲学也需要像分析哲学已经做的那样,通过对自身学派的历史考察来丰富自己。  相似文献   
52.
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在研究立场上,通过区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来关注意识经验;在研究思路上,通过描述来发现经验的本质结构;在研究操作上,通过演示现象的不同侧面,来获得经验的本质结构。米肖特由此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实验研究层面,实现了现象学研究的操作性与严谨性,这对于当今人文科学心理学乃至心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3.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指出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劳动和实践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劳动概念比实践范畴更具有基础性,它的确立也比实践范畴更早,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马克思的劳动概念的直接来源是对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批判性解读,它的确立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本文通过分析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劳动概念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发现黑格尔的劳动概念对马克思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意识在静止中流动,在间断中保持同一,这是意识之谜或意识的悖谬现象。这一现象,可以根据胡塞尔时间现象学的三个维度,即对象理论、时间视角现象和两条河流之喻,以及胡塞尔关于非主动的、未清醒的无意识层面的构造学说,而得到辨明。基于此,我们发现,G.艾格勒和K.黑尔德两位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偏差。  相似文献   
55.
在我国,现象学作为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理论资源还鲜有论及。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兴起得益于现象学方法的运用,其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都与现象学密切相关。然而,实践派的实践哲学与现象学的分野同样是明显的,它展现了现象学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而不是僭越。  相似文献   
56.
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运用科学人类学的方法,亲身进入实验室研究,观察、记录实验室的科学活动,以此得出结论:科学事实并非自然世界的表象,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科学家集体内外争论、磋商和妥协的结果。把实验室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连接起来,试图对称地处理科学中的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构建了统摄自然、社会、科学、技术在内的联合的行动者网络。而且其方法蕴含了现象学精髓即"面向事实本身",对科学技术的微观考察。本文对核心概念进行剖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拉图尔科技哲学中所蕴含的现象学精神。  相似文献   
57.
李慧 《求索》2014,(6):94-98
印象主义诗学所倡导的直接描述物本身和关于物的直观印象,从庸常琐事中体味生活况味和哲理诗意,以此逼近生活的本相,表达生活的本喷的善学思想,体现了胡塞尔提出的现象学“本喷直观”的哲学思想:面对“生活世界”,“回到事物本身”,在“舌”和“直观”中把握事实本身。印象主义这种蕴含着对事物物性充分尊重的善学思想,暗合了善国诗人成廉·卡洛斯·成廉斯的诗学主张“慨念只存在于事物之中”。  相似文献   
58.
无论是二战前还是二战后,海德格尔哲学都对欧美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即便是他的学生也对他的思想多有批判,美国的实用主义者对他的思想更是持批判的态度。这些批判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9.
《存在与虚无》的问世标志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萨特身体现象学的出现。萨特身体现象学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即想象性的身体,身体的三维性和身体的整体化。而成为存在主义的内核,主要在存在主义的四个原则中体现,即第一原则:存在没有事先给我带来任何东西;第二原则:我负有全责——这是作为人的特权和负担;第三原则:焦虑是我自由的体验;第四原则:在宇宙中我独自做出决定。萨特身体现象学与他的身体特质、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潘建屯  胡志 《求索》2014,(3):79-82
生成与结构的严重对立已经成为阻碍当代历史哲学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中生成与结构的完美统一的原创性思想是帮助当代历史哲学走出困境的一条“林中路”。从是否存在历史本质来看,胡塞尔超越论的现象学立场决定了其历史现象学的本体是先验的历史本质。但从生成的角度来看,这种先验的历史本质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先验自我的意识活动不断生成、积淀的一个始终处在变化着的积淀物,先验历史本质的这种生成性从根源上看是由现象学的无限视域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