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廊桥,作为桥梁建筑中唯一将桥梁与居住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桥梁,给了桥梁建筑设计一种新的启迪,场所的建构,即是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场所理论诠释廊桥对生活世界的关怀,对于现代桥梁设计无不是一种比照,廊桥即建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拓展了人们对桥梁的认识,给桥梁史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2.
何达倩 《理论月刊》2008,(3):157-159
本文使用定性的方法,探索研究了10位美国高校女校长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现象学研究方法论,采访对象侧重分析了家庭背景对日后的成功起了特别的影响.这样的背景经历激励她们去拓宽知识、增强技巧、发展能力,并在高教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3.
74.
谷萍 《学习与实践》2008,(6):132-136
本文运用新闻传播学与现象学的方法,围绕中国民主政治与报业发展的关系,研究1945年-1949年的中国新闻史。这一时期的中国,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立足各自的特殊视域,通过所控报刊,围绕“宪政”与“新闻自由”开战,见证和记录了1945-1949年的中国政治民主进程。在它们对现实世界的不同“显现”以及“视域融合”中,新“世界”的诞生之路、旧“世界”的灭亡轨迹,得以清晰“显现”。在这种各具特色的“显现”中,反映了政治与传媒的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动态的变化迫使政治力量与传媒都要相应做出变化与调整,为创造民主世界的开放空间提供必要条件,而政治民主化进程正是在这种动态演变的关系中得以曲折推进。  相似文献   
75.
自然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因袭了自然主义传统,无法从事实中得出本质,由此出现了致力于为心理学奠基的思辨现象学心理学.这种现象学心理学可采取解释取向,从艰难行动于世的此在形态切入,情绪由此成为意识在世的方式,体现为世界的变化.当我们面临逼迫的事实时,便陷入情绪之中.  相似文献   
76.
马文.法伯较早在美国引入和传播胡塞尔的现象学。他在论评胡塞尔的学说中,吸收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批评胡塞尔的超验现象学,建立自己的自然主义现象学。他的学说具有浓重的科学背景,是一种现象学方法、实用主义经验论和科学唯物论思想的综合,在美国现象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开篇。  相似文献   
77.
随着现象学在中国兴起,现象学马克思主义俨然成为一个学派。由于胡塞尔现象学与马克思哲学存在天然的异质性,在哲学观上表现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与唯物主义哲学之间的对立;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现象学还原与辩证法之间的差别;在研究领域上则表现为纯粹意识反思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对立。因而,“现象学马克思主义”这个提法比较牵强,如若硬将二者揉合在一起,不仅曲解了唯物史观,而且有失现象学方法的尊严。  相似文献   
78.
如果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称为是一种历史哲学的话,那么,对于胡塞尔而言,历史问题则是构成了他思考的三个方向之一。在胡塞尔1905年结识狄尔泰后,他便开始越来越关注历史问题,开始逐步展开关于时间—发生—历史的纵意向性的反思。他的基本思想是在反思的目光中以对意识之纵意向性的纵向本质直观方式去把捉历史的可能性条件。然而,由于胡塞尔并未在自己的公开发表的著作中阐述自己的历史思想,导致胡塞尔通常被视为"非历史的"哲学家。实际上,胡塞尔与狄尔泰一样,都试图将历史启蒙与认识批判结合在一起,甚至应当说,是狄尔泰——约克、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共同开创了施奈德巴赫所说的第一个历史哲学流派。只不过在海德格尔看来,胡塞尔与狄尔泰一样,都没有抵达"历史的存在结构",从而根本上与传统形而上学一样,仍然停留在存在者的历史思义的领域中。  相似文献   
79.
《学理论》2017,(6)
哲学的世界就犹如黑格尔所形容的那样是一个"厮杀的战场",哲学史就是一个以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作为发展环节的历史。在那里,任何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却又不是具有普适性的终极真理,这一对"终极真理"不懈追求的过程就蕴含在"刀光剑影"的哲学战场上思想英雄们"前赴后继"的全过程中。胡塞尔哲学与海德格尔哲学的关系也如这战场所体现的规律一样,不论海德格尔思想的宫殿多么华丽,也不论海德格尔思想内容与胡塞尔的多么迥异,如果没有胡塞尔,那么海德格尔的思想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探究二者思想之间的关联,这也成为本文论述的宗旨。  相似文献   
80.
教育现象学是受西方现象学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教学现象学强调教育不可脱离人的情感意向、他人意识等因素,从而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一定程度上为当前过度强调教育的技术化、工具化提供理论上的反思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