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伴随全球性生态问题的日益凸显,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理论焦点。本文基于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通过对生态伦理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反思,着重阐明如下三点:第一,生态文明不仅仅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且包括人与人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内在和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心灵生态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的三维内涵;第二,生态危机也不仅仅是人类中心主义惹的祸,其深层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非理性运用、异化消费的价值观、反生态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以及资本的内在全球扩张逻辑;第三,生态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个绿色乌托邦,而是有其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中西方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出发投身生态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92.
马克思和现象学都把人的本质升华为共同体,但共同体的性质不同;都把共同体植于生活世界,但植入的深度不同;都把创造的主体拓展成共同体,但创造的价值尺度不同。现象学的共同体人论,一方面是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佐证和“个人共同体”层面的具体化拓展,另一方面需要马克思共同体人论对之进行深度的矫正。  相似文献   
93.
王月磊 《学理论》2014,(9):43-45,48
重点讨论个体对象与种类对象的区别和联系。首先探讨二者在意指行为,特别是直观行为方面的区别。然后,我们要谈谈"个体"与"个别"的不同,意在指明所有对象都具有个别性,但并非所有对象都是个体的。另外数字是怎样成为种类对象的。  相似文献   
94.
95.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对于人性的基本设定为区分标准,心理学史上有两大研究取向-实证取向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取向的人主义心理学,实证取向的心理学是“取消式的还原”,现象学取向的心理学则是“还原式的取消”,它们都否定了人性问题,心理学至今没有统一的范式是因为心理学没有确立自己的逻辑起点,当代心理学家应从学科统合的角度,登高望远,努力寻找心理学统一的理论支点,回顾与审视心理学的发展,从人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心理学的关系,以及从传统人性论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来看,人性应是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6.
卡尔·雅斯贝尔斯于1913年发表《普通心理病理学》,第一次赋予心理病理学以科学的形态。也正是在这年,他登门拜访并结识了他自1909年就开始阅读其著作的埃德蒙德·胡塞尔。可以说,刚刚诞生不久的现象学在其初期阶段形成的一个重要效应便是雅斯贝尔斯对一门现象学的心理病理学的创立。回顾这段交互影响的历史,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现象学与心理病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开端形态和思想初衷。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反证胡塞尔现象学向生存哲学转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
成龙 《岭南学刊》2010,(5):130-134
无论从何种视角看,马克思和胡塞尔都是当代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胡塞尔则是"现象学之父"。面对马克思和胡塞尔的成功,人们往往倾心于他们的伟大,却忽略了他们普通平凡的一面。岂不知:伟大正是始于平凡,并与平凡始终相伴。马克思、胡塞尔与所有人一样,有着平凡的家世和婚姻、学业和追求、生活和遭遇。理解他们的平凡,才能全面理解他们的伟大。  相似文献   
98.
在20世纪西方美学发生“身体转向”的过程中,现象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胡塞尔撰写《观念2》起,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米歇尔·亨利等哲学家逐步使美学研究的重心向身体位移。从承认身体在感觉层面的主动性到肯定它能进行高级的理性活动,他们逐步建立起以身体—主体为出发点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99.
科学哲学一直以来与实证主义、英美分析哲学存在着一种亲缘关系,但事实上,在欧洲大陆哲学中,现象学特别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与科学以及科学哲学存在着亲缘关系,甚至能为后者的研究澄清基础并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对胡塞尔现象学与科学和科学哲学的亲缘关系、现象学的精神实质以及科学哲学的内涵和类型划分的说明,可以回答现象学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为科学哲学的思考和探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0.
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一个方法概念。但同时他又把特定的课题——存在赋予现象学,从而使现象学与存在论得以衔接。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还具有解释学的性质。海德格尔一方面赞同“面向事实本身”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又超越了胡塞尔的意向现象学所提供的立场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