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汪皎英 《理论探讨》2004,1(2):38-39
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表明人在社会历史中具有双重身份,要想正确理解人的这一双重身份,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人的本质、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2.
辛彩敏 《新东方》2007,(9):58-59
近几年来,国内外语教学逐渐将重心移向学生,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趋势纠正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和语言创造力的倾向。但是,如果因此而低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那将会走上另一条歧路,  相似文献   
19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许多地方的环境状况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而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绩压力,环境问题得不到很好的重视。虽然环境保护口号很响亮,但环境保护措施的施行依然步履维艰。环境司法作为环境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应该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4.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理解人的意义,这样的理解是一种"信仰"。觉"知"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之"情",立"人类解放"之"意"——这是一种"知"、"情"、"意"相结合的"信仰"。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来解读"信仰",这既立足个人的"感性"的生存体验,又阐明了人的历史生成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类"的"继承性"。以历史的"类"的"继承性"和基于能动的实践生成性来对应所谓纯粹逻辑的或者直觉体悟的"先在性",无疑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5.
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强化智能型战斗精神培育是各级需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智能型"战斗精神,就是要重视人的能动性在智能领域展开的战斗精神。"智力资源"开发成为战斗精神培育的新领域。战斗精神是战斗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构成部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导力量。战斗精神作为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胆量等精神因素融合并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必须凝聚和落实到时代要求、时代标准、时代内涵与时代智慧上,才能最终转化为"能打胜仗"的强大精神力量。否则,观念陈旧、手段  相似文献   
196.
陈朝阳 《中国审判》2010,(12):96-99
2002年4月1日起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千规定》(下称《证据规定》)深化了我国民事证据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97.
侦查法律规范与侦查对策活动的关系,体现于其取证中的对抗性和规范的限制性中,统一于人的能动性里.分别研究对策能动性与法律求真性,法律规范如何反映认识规律,侦查对策规律对相关法律行为的制约与影响,法律实践活动中的历史惯性与对策能动性等问题.剖析法律程序的间接认识性与对策活动的直接实践性,侦查程序的公正性间接地制约着案件实体的真实性.侦查对策中的效率与公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制度之缺陷美需用对策的终极能动性补充之.分辨侦查法律规范与侦查对策活动的逻辑关系,它们不在同一个认识层面,却有共同的制约因素;规范远对策近,对策需处理本色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关系;侦查对策实践是法律实证活动,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8.
论文提要:平等原则是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平等作为整个民事实体法的核心价值观,天然地延伸到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民事诉讼程序设计上,则尽可能维持诉讼双方在诉讼地位和攻防手段上处于同一平台上。  相似文献   
199.
邓和秋 《求索》2008,(6):69-71
李靓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在庆历前后普遍重视以人事解经的学术氛围中,其“以人为本”的经学思想尤为引人注目。他能从关注百姓生活、追求平等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对这种思想加以系统深刻地阐释。这是对北宋初期“重人事”经学思想的深入探讨,代表了中国经学“内纯致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