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能动性"思想是李大钊革命思想的内核,并体现于李大钊早期的思想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的思想之中,这一"能动性"思想的产生归根于他拯教民族危亡的现实动机.以"能动性"思想为基础,李大钊在十月革命的契机中,凭借其兼容中西的学者素养形成了他的革命思想,这也决定了他的革命思想有着独具特色的内客.  相似文献   
22.
作为民主最早的病理学家,托克维尔预言了民主社会中长期潜在的公民之病:尤其表现在公民的衰弱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这些反映在当今美国政治现实中的病症吸引学者们围绕制度和德性层面提出种种对治方案。本文将从比较政治角度综合地阐释托克维尔所揭示的民主公民之病的各面向,即:民主暴政的潜在威胁、对身份等级固化与荣誉身份的失察和狭隘的个人主义,并依据当代政治哲学家莎伦·克劳斯结合当代自由主义特性,塑造特定结构的荣誉观念激发公民能动性的解决方案,拟介绍一种值得重视的治理之道。  相似文献   
23.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要超越"左"与"右"对立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人物和精神领袖是安东尼·吉登斯.由吉登斯进行系统化阐述的"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包含六个方面,即修复与重构被破坏的社会团结;生活政治的兴起--摆脱解放政治,建设生活政治;现实民主制度的民主化;建设以信任为基础的能动性政治;改革福利国家,建立投资型国家;消除各种暴力.  相似文献   
24.
司法哲学基石范畴:司法能动性之法哲理追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司法哲学是对司法学的哲学化研究,旨在解决司法的根本问题:司法是“什么”?和司法是“如何”?司法能动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追问其本身所包含的精神的理性、方法的灵活性、过程的创造性、目的的回应性等法哲理时,科学地解答了司法的根本问题,并使司法获得了正当性的理由,由此成为司法哲学的基石范畴。对司法哲学基石范畴的论证,亦证成了司法哲学的科学地位。  相似文献   
25.
作为计划生育政策负的外部性效应,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出现成为社会学与人口学广泛关注的话题.因而,如何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弥补这一问题,亦成为当前制度构建研究过程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以往的研究当中,从制度角度出发,提倡经济补偿和政策倾斜成为主要的思路和讨论点.文章认为,这种制度建构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臆造,因而其政策内容并不能切实地满足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的真实需求.文章认为,原有的思路是将这类群体作为一个绝对弱势的受动体,而现实生活当中,他们具备自我拯救,摆脱困境的意愿及行动,这是个体的能动性特征.而通过分析他们的行动或者能动性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需求动向,建立自下而上的扶助政策.这种思路才能有效地实现原有的政策目的,从而更好地弥补计划生育政策所造成的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6.
《学理论》2020,(6)
在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制度的内涵及其运用日渐多元。不同对话下的制度差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本文通过分类归纳国际关系理论中涉及制度的多维研究,尝试探寻差异边界及成因。新自由主义对制度功能性的研究围绕着制度的独立性、制度效力及制度复杂性三个主要方面展开。"谁的制度"是战略家和现实主义者对于制度的思考重点。制度第三维度视角则将观念互动囊入国际制度的研究。制度视角的差异源于国际关系实践的特殊性及在此基础上实践与范式互动的阵地转移。  相似文献   
27.
28.
司法能动与纠纷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的被动性曾几何时为司法理论界大加赞赏、推崇倍至。但是,这种片面强调司法权的被动性并将其推向极端显然是矫枉过正。在我国司法国情条件下,片面强调案件在法律上的处理结果,机械套用法律条文,使法律脱离社会和民众的期待,这必然导致裁判结果虽然在法律上说得过去,但老百姓却不理解、不认同、不接  相似文献   
29.
30.
人的性格、气质、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性。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运用个性差异理论。可提高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运用情感理论,可提高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性;运用需求理论,可提高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运用激励理论,可提高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