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2,(46):82-83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杜邦公司是最早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使命的公司之一。1990年率先发布面向2010年的环境与能源目标,致力于减少公司的经营活动对环境留下的印迹。2006年,杜邦提出面向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导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践行。  相似文献   
32.
刘飞龙 《求索》2013,(7):265-267
成本管理作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突出地位与重要性。因此,必须充分认识我国旅游企业成本管理的"三个要素"与"三个结合"问题,抓住旅游企业成本控制必须强调的几个重点环节,才能控制管理好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物料消耗成本。  相似文献   
33.
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耗存在一定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的过程中,能源消耗强度增强,能源需求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两者表现为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表现为能源消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且两者相互影响程度较大。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两型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模式是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4.
马黎 《创造》2008,(2):98-100
伴随着近几十年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能源消耗所排放的污染,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
韦艳群 《桂海论丛》2014,(3):125-128
文章利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标测度1995-2012年广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发现广西生态环境压力总体呈上升趋势,1995-2006年压力主要来自环境污染分指标,2007-2012年压力则主要来自资源能源消耗分指标,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此提出树立全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的改善;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坚持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紧修改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建议。  相似文献   
36.
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耗与产业资源的相关性进行了测度,发现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无明显相关性,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据此,创建低碳城市必须进行产业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多阶段渐进式产业资源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37.
1.2010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32号公布2.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加强能源计量监督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能单位从事能源计量活动以及  相似文献   
38.
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9.
陈义龙 《楚天主人》2013,(11):37-37
<正>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能源相对匮乏国家,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是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虽然初具规模,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原材料供应、资金投入、产业政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40.
1. The Status of Energy Development in China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an export-driven chemical-intensive economic structure have le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