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4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15例。针刺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康复组患者每日接受康复治疗1次,针康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与康复治疗各1次。3组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el-Meyer评估量表(Fuge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组基于MB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FMA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组比较,针康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而康复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在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促进瘫痪肢体康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逐渐降低;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MAS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和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仅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3.
脑卒中以内伤积损为基础,风、火、痰、气、瘀为主要病理因素,其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神窍闭阻。仝小林将其归为“四焦八系”中的“顶焦髓系”病范畴,创新性地应用“态靶因果”辨治方略论治脑卒中,动态把握各阶段特征,因时而异,在分期论治脑卒中的基础上,宏观“调态”,微观“定靶”,筛选靶方靶药,态靶同调以期提高临床治疗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舌三针联合间歇性θ爆发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舌三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iTBS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ing test,WST)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量表评分、吞咽生活质量(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及吞咽时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WST评分、SSA量表评分、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WST评分、SSA量表评分、吞咽时程减少程度,SWAL-QOL量表评分、sEMG最大波幅值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舌三针联合iTBS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刺八髎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传统方法针刺八髎穴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6 d,共治疗4周。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the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评价漏尿情况和排尿次数,采用排尿日记观察日间和夜间的尿失禁次数和排尿次数,基于治疗后ICI-Q-SF评分下降率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日间、夜间排尿次数和尿失禁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基于ICI-Q-SF评分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有助于八髎穴定位,提高八髎穴针刺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疗效。  相似文献   
76.
海西医保     
《就业与保障》2013,(8):50-51
福建省医保中心举办关爱"脑卒中患者"公益活动2013年6月26日,由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福州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协作举办的"关爱脑卒中患者"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七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卢明忠、省医保中心主任陈成武、福州市医保中心副主任黄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膜片钳技术和离子图像分析技术,同步观察补阳还五汤预干预对全脑缺血大鼠皮质神经细胞L型Ca2 通道及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探讨Ca2 信号异常参与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及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本方防治缺血性脑病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中药复方研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参照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复制全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后大鼠分别在存活2,2,4,8及72 h后进行皮质神经细胞急性分离,负载荧光指示剂Fura-2/AM,用钙离子成像系统检测单个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单通道电流经EPC-9膜片钳放大器放大,用Pulsefit Pulse采集至计算机.用分析软件TAC进行测量.结果:补阳还五汤预干预除再灌注12 h外,可显著降低其他各时点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对缺血再灌后两次Ca2 堆积均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补阳还五汤再灌注72 h,皮质神经细胞L型Ca2 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显著降低,再灌注2 h,皮质神经细胞L型Ca2 通道开放概率显著降低.结论:降低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皮质神经细胞内Ca2 浓度及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点分别降低L型Ca2 通道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是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的重要机制.补阳还五汤预干预对缺血性神经细胞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脑梗死病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在疗程结束后,两组疗效有显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舒筋颗粒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痛阈的影响.方法:将肌张力增高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分别治疗一定疗程后,进行后肢运动等级评分和痛阈的比较.结果:治疗后12 d后肢运动等级评分改善程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筋颗粒组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3,6,9,12 d与治疗前痛阈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痛闽差值改变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舒筋颗粒能改善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痛闽.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通督开喑针法治疗脑卒中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督开喑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语言康复指导的方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能力得分比较,针刺组治疗前评分为(28.02±6.45)分,治疗后评分为(61.25±5.73)分,治疗前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语言能力评分为(27.48±7.26)分,治疗后评分为(50.61±3.63)分;针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通督开喑针法对脑卒中失语症的早期康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