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20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16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11419篇
中国共产党   3252篇
中国政治   5299篇
政治理论   1079篇
综合类   655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1851篇
  2013年   1927篇
  2012年   1938篇
  2011年   2307篇
  2010年   2229篇
  2009年   2218篇
  2008年   2162篇
  2007年   1725篇
  2006年   1514篇
  2005年   1356篇
  2004年   1330篇
  2003年   1429篇
  2002年   1293篇
  2001年   1197篇
  2000年   1077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聚众犯罪是一种以聚众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类罪,其侵犯的客体主要是社会管理秩序,客观方面必须具备聚众行为和直接危害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聚众犯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它与集团犯罪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72.
在刑事犯罪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流氓恶势力犯罪都是有组织的普通刑事犯罪,社会危害严重,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正确区分,并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惩处。  相似文献   
73.
中国古代以法律制度反贪防腐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制反贪防腐的基本思想,其一是通过立法用以防腐惩贪;其二是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得以拒腐防贪。另一方面是法制反贪防腐的基本实践历程,它大约经历了隋唐前立法治贪逐步兴起和唐宋后以法治贪逐渐完善和系统化两大阶段。  相似文献   
74.
刑事政策对刑事审判的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刑事审判的价值目标取向,而且对刑事审判具有强力的制约作用,同时其精神也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重刑的、非理性的、越位的刑事政策会导致审判活动偏离刑事司法价值,造成司法不公,破坏诉讼法治。当前,应着重对刑事政策重新定位,使刑事政策沿着法治化的轨道运行。重塑刑事政策的价值观,恢复公正的刑事审判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5.
完善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有组织犯罪,该犯罪具有犯罪活动的组织性、犯罪目的的特定性、犯罪活动的腐蚀性、犯罪行为的破坏性等特征,社会危害性极大。我国1997年刑法首次对其进行规定,使反“黑”终于有法可依。然而,由于经验的不足,反“黑”刑事立法和对策设计尚有许多缺陷。根据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从实体法与程序法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6.
作者阐述了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限于公共财产,并论述了从混合经济中认定公共财产的原则。  相似文献   
77.
随着经济的发展,腐败现象也随之愈演愈烈。针对我国目前腐败的“多发期”和“高发 期”,江泽民同志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廉政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中亟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8.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领域的犯罪如信用卡犯罪、制贩假币犯罪、证券类犯罪、信用证犯罪,以及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涉外性涉税领域等方面的犯罪将会急剧上升。必须尽早采取防范对策,才能有效遇制此类案件的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79.
女性性女犯罪是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探讨女性性犯罪形成的规律,对搞好社会治安,寻求教育改造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分析了女性性犯罪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
最近听了沈阳“慕马案件”的重要涉案人员、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贾永祥判刑后的一次忏悔发言。贾永祥的腐败行径触目惊心,其痛心疾首的悔悟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是一篇有用的反面教材。当然,这类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腐败分子并不能因其忏悔而减轻人们的愤恨,他们的忏悔也绝不是自我的良心发现,而是撞了南墙才想回头,不值得同情。贾永祥确实是在认真忏悔,但他的认识也是有限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自己的审判才刚刚开始”。所以,就他的犯罪事实和忏悔进行剖析,对我们利用好这个反面教材,是有必要的。两面性———腐败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