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84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时下常有人说当今的女性大翻身,已经不仅仅是半边天了。但笔者总感觉在现实中,女性的“翻身”并不可以真正地用上“大”字。当今社会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性绝大多数还是弱势群体,要想有一席之地,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在这方面,受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并在社会中有一定位置和价值的职业女性,就应该是先锋,并为唤醒所有女性的自强意识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2007年3月1日,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名产妇坐月子期间因身体不适挂点滴后死亡。市、区两级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凭借法医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职业敏感性,以及荔城公安分局专案组全体民警锲而不舍的追查取证工作,最终侦破了这起罕见的职业医生利用注射胰岛素谋杀自己妻子的案件。  相似文献   
33.
目光如刀     
孙方遒 《工友》2009,(1):61-61
母亲的目光曾经如刀。 六岁时,家贫难以为炊。一天,自强饥饿难耐,偷吃了邻家的一只红苕。母亲恨恨地盯着他,目光如刀,刺得他心惊胆战,“饿死也不能偷人家的东西!”母亲用菜刀割下一小块珍藏的腊肉,拉上自强去邻家道歉。  相似文献   
34.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充分展现广大女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农九师一六八团妇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该团除举办"别样精彩、同样幸福"趣味活动比赛外,还将庆祝活动与为妇女办好事、解难事相结合,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35.
一群残疾人,没有自暴自弃,凭着顽强的毅力,实干的精神,走出了宽广的自强之路,他们感恩,成立了一支特殊义工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热心为小区群众服务。尽管做的基本都是小事,但他们向社会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6.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勾画亚太长远发展愿景,全球瞩目。在这个充满希冀的时刻,一场别开生面,体现平等共享的残疾人主题活动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首次在APEC领导人会议周期间举行残疾人主题活动,对于向世界展示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提升APEC各经济体对残疾人问题的关注,推动残疾人议题逐步纳入APEC议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家庭困难大学生存在着虚荣心理、自卑心理、焦虑心理、闭关心理、抑郁心理、自暴自弃等缺乏自信自强的心理问题。解决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立自强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进行家庭困难大学生自强教育,引导家庭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进行自信心和自立自强教育,把帮扶家庭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与帮助自强有机结合,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改善家庭困难学生的自强环境。  相似文献   
38.
有的人生在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有的人生在贫困的山区,从小历尽磨难。前者可以把物质当作财富,后者则把磨难当作财富。下面介绍的这两位大学生,他们虽无法选择出身,却用自强、自立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39.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领导干部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此带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相似文献   
40.
论政府社会管理中的政府、社会、公民三者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 ,也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首要问题 ,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及公民的关系问题 ,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水平和质量。我国未来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模式应该是一种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统筹、协调和控制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在政府与公民的相互关系中 ,处于主体地位的应当是公民 ,而不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要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公民关系 ,保障公民参政取决于两方面的自觉 :一方面是公民的自觉 ;另一方面是政府的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