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111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始于1994年的微型党课,是闸北区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工作对象的需求而设计的一种党员教育形式。它形式灵活、主题明确、贴近实际、不设门槛,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16年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充分发挥了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轻骑兵”的功能,小小的课堂成了党员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2.
加强师德建设要从几个主要方面人手,一是要搞好职业理想宣传教育,引导教师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从严治教,激发主动执行师德规范的动机与行为,推动师德建设;三是建立测评量化管理机制,通过考核测评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加强师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实际行动,这就要求加强学习,坚定师德信念;把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师德建设要求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客观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3.
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联合党委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立足于园区分散、党员众多、党组织活动业余开展、党建资源相对匮乏等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动党组织和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明显增强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进了联合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4.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身份的变更首先带来的是“适应”问题。所谓适应——是指个人与环境的协调。新同学进入大学后,从对环境的不适应到基本适应的过程,可称为大学生活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新同学面临着思想上的自我定位、自我教育、人生观的自我完善、心理上的自我调适等一系列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将对整个大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广东民政》2010,(12):14-16
1、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第二条的规定精神,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必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26.
<正>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朱子在《中庸章句·序》中说到,《中庸》"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我认为中庸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它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将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等方式,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引导机制、组织机制和校园文化平台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28.
列宁同志在谈到工会工作时说:工会是一个学校,是一个学习联合的学校,学习团结的学校,学习保护自己利益的学校,是学习主持经济的学校,是学习管理的学校,是共产主义的学校。职工文化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职工文化必然具有教育性。换句话说,职工文化活动作为群体共有的精神表现方式,除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认识和审美怍用以外,还自觉地承担了学校教育以外,使每个人与社会群体得以协调的责任。人才学家把人的智能分为两类:第一类是  相似文献   
129.
王天会 《学理论》2011,(3):239-240
随着大学生作为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日益展现出其特有的风采,大学生将其作为实现其自身应有的价值的良好途径,使得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途径受到教育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肯定活动产生的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认识:在大力推近志愿服务这项活动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途径的同时,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作为外部的保障机制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0.
张辉 《党政论坛》2015,(4):58-61
2014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列为一号调研课题,将加强社区建设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淮海中路街道邻里互助活动点为样本,通过分析邻里点的产生、发展和挑战,启迪对社区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利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传承和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