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9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80篇
各国政治   194篇
工人农民   690篇
世界政治   8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16篇
法律   5407篇
中国共产党   11568篇
中国政治   13261篇
政治理论   3430篇
综合类   526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317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1152篇
  2014年   3254篇
  2013年   3221篇
  2012年   3821篇
  2011年   4069篇
  2010年   3614篇
  2009年   3508篇
  2008年   3538篇
  2007年   2583篇
  2006年   2453篇
  2005年   1597篇
  2004年   1353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1203篇
  2001年   866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1.
学生党支部建设是新时代党建研究的重要命题,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可以将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文章分析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加强组织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党支部认同心理结构,基于该心理结构总结了完善支部教育制度化建设、创新学生党支部扶助机制、弘扬学生党员名片效应、推进融合型实践育人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力求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与一般意义上的合同解除权相比,任意解除权有着更强的"任意性",体现着特殊情境下法律对于更高自由与效率的价值追求。然而对于合同任意解除权设立、行使等过程中的"任意限度"问题,分歧层出不穷。在权衡意思自治与合同严守原则的基础上,尝试从多重角度划定合同任意解除权的任意"边界",有助于维系法律的公平正义,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促进实现保障自由权利和防范权利滥用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大背景中考察社会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治理,可以进一步明晰国家、社会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成长给这一过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厘清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协商治理中所面临的角色困境;仅从主体视角出发,社会组织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能力建设,提高协商能力,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并有意识化解负面效应,以及高度重视与发挥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组织的自我完善,推动基层治理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基本区域,社区也是城市管理体系中一个主要构成部分,更是党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的地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加大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力度,使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效用,确保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以及居民自治之间能够长期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社区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矛盾,阻碍社区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18.
淮海战役胜利以来的70年,党情、国情、世情已经发生的较大的变化,看似时过境迁,但淮海战役中党的组织优势的成功实践,对于我们"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激发全党的奋斗精神,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1]554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淮海战役中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等强大优势的成功实践,得出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具有历史性和当代性,二者存在博弈关系,农村治理过程中的非正式性和社会的矛盾性是诱发二者博弈的原因所在。当代乡村社会由于仍然存在阶层分化,且集体文化缺失,致使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在相互博弈的同时,又都面临着组织治理能力降低的现实问题。要实现乡村组织振兴,解决乡村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大力弘扬和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集体主义模式,坚持弘扬集体主义文化和价值观,坚持农民主体共同富裕、同步发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和组织力,在新的历史阶段,通过政党下乡实现国家治理与基层自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