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9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215篇
中国共产党   1034篇
中国政治   1436篇
政治理论   565篇
综合类   9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乡村政治的发展因为取消农业税和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对乡村政治的研究也需要反思自己以前的进展,重新寻找自己的坐标。通过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的发展和村民自治研究的回顾,笔者认为受民主话语和选举话语影响的乡村政治已经进入“后选举时代”,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重心发生了变化,研究也相应需要提出自己的独立命题。就乡村政治研究未来开拓的路向,笔者提出了三个任务。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二十年代湖南女子参政运动,是经受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湖南妇女利用制宪自治之机要求恢复女子人权的自觉行动。该运动的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由于具备了时代契机、行动主体、舆论阵地和政治合法性等多种因素的因缘际会,湖南女子参政运动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3.
解学芳  臧志彭 《唯实》2005,(3):19-22
村民自治是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它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农村实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个环节,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农村民主政治提供不同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4.
治理资源配置是村庄治理的核心内容。在村庄治理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着治理主体的角色迷失、治理资源配置过程规范性的缺失和治理资源配置方向的局限性等问题。要实现村庄治理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找准资源配置主体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各种治理资源,加强对村庄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  相似文献   
65.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和核心。为此,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注意观念创新,着力培育社区意识;二是理顺各种关系,加快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三是改革运作方式,加快社区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66.
重庆市石柱县依托专业协会这一载体,使老百姓成为了村级事务管理的主人,而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则真正变成了公仆。本末位置的还原,使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管理村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67.
2003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召开全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在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要求。按照会议精神和创建活动的要求,在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的统一安排和布置下,6月,我省农村普遍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为鼓励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2004年8月,司法部、  相似文献   
68.
论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出台的《担保法》解释基于物权法定主义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担保期间无效。物权法虽以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作基石却亦有意思自治之空间 ,物权法定主义仅指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 ,于此之外 ,应为当事人自治之领域 ,担保期间的约定就属当事人自治之范畴。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能够提高担保的信用 ,更好的发挥担保制度的立法功能 ,同时也能使当事人充分实现意思自治 ,体现民法的私法本质。故此 ,立法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期间的效力。  相似文献   
69.
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城市现代化和社会民主化的推进下,社区参与、居民自治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然而,由于我国的社区发展仍处在初始时期,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还未达到现代化公民应有的水平,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还相当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区发展的进程。一、充分的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行动。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充分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社区发展以推进社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它不但谋求社区经济的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  相似文献   
70.
完善社区自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增长点。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针对社区自治的实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